【入格解说】
顺藤摸瓜式说明文,重在事理性说明文的应用。事理性说明文一般比较复杂,要求按事物的发展以及同其他事物的联系中全面深刻地说明事理,不仅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本质,还要说明其规律性,讲清其中的道理,即不仅要说明“怎么样”,而且要说明“为什么”。其事物之间的关系又比较复杂,这 就要求作者就要像顺藤摸瓜似地弄清事物之间的主次、轻重、总分、先后、表里、因果等关系,也要遵循人们认识事物的诸如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简到繁、由现象到本质、由特殊到一般等过程。顺藤摸瓜式事理性说明文,就是把客观事理和主观认识统一起来,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组织好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以便人们正确、全面地认识被说明的事理。如仇春霖的《万紫千红的花》,是一篇探寻花色形成的内部规律和内在联系的说明文,重点在于说明花有各种颜色的道理。作者先列举花的万紫千红现象,再由果导因,寻根究底得出花色与花本身含有的色素和养料,水份,温度等外部条件的密切关系,进而说明昆虫与花色的相互选择以及花与人们的关系,使我们破译了许多不知之谜。
【入格例析】
〔例文〕
揭 开 生 命 的 面 纱
——DNA漫谈
陈睿
地球上的生命辉煌的延续了35亿年,造就了博大精深的生物界,更诞生了我们最具有智慧的动物——人类,演绎出了雄壮的生命乐章。而它的谱写和演绎者则是我们的DNA。
DNA,即脱氧核糖核酸这架生命的“琴”,位于细胞内的染色体上,主导着生命的一代一代延续。1953年,年轻的沃森和克里克绘出了这架琴的结构:一种迷人的双螺旋形态。外侧,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平行盘旋而成的是琴架;那中间是叫做碱基对的琴弦,他们只有四个音符: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和胞嘧啶(C),并且只能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进行演奏。但DNA用它那神秘而无限的排列,给生命谱写了无数的乐曲,奏响的是最宏伟的生命乐章。
那么,DNA为什么可以成为最主要的生命物质呢?条件有三:
首先,DNA的分子具有相对稳定性,这是它主宰生命的前提,否则不稳定的生命将是脆弱的,决不会有35亿年的历程。
其次,DNA作为遗传物质要能够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是怎样的呢?开始,它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将两条螺旋解开。在解旋的过程中以每段母链为模板,以周围游离的脱氧核糖核酸为原料,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出与母链互补的子链,随着解旋的进程的发展,子链和母链又盘绕在一起,形成新的与母链一样的DNA分子。他的双螺旋结构和碱基配对原则,提供了精确的模板,保证了复制的精确。复制的DNA又通过有丝分裂传给子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将遗传信息传给子代,从而才产生了“种瓜得瓜”的遗传。
最后,DNA分子能够指导和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新陈代谢和性状。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和性状的体现者。DNA控制生命,就是控制蛋白质。而亲代传给了子代的DNA遗传信息(特有的碱基排列顺序)又怎样通过蛋白质来体现呢?他遵循的是中心法则:子代以DNA为模板合成信使RNA(一种核糖核酸),再以信使RNA为模板,以转运RNA为运载工具,使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在细胞质中核糖体内按照密码子规定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排列起来,合成与亲代一样的蛋白质,从而获得与亲代同样的性状。
并且DNA还能够产生遗传的变异,这是保证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
我们不得不感叹生命的伟大,正如“人类基因组计划”首席生物学家柯林斯说:“我们原以为它像《战争与和平》那样复杂,但是不!它只用了3万个碱基对和百万分之一的差异就造就了我们复杂的人类!”
我们还在探索生命的道路上缓慢的前进,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读懂这本真正的无字天书,得知生命的奥秘,造福苍生。
〔评析〕本文是作者在学习了生物学中有关DNA的知识后,依照自己对其知识的理解写就的一篇向广大读者推介DNA的知识小品。
本文采取“顺藤摸瓜”式写法,首先是讲述DNA作为主要的遗传物质的重要性,那么这样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是介绍其“双螺旋”结构及其多样性。那为什么这看似简单的四种碱基 组合就能演变出如此丰富多彩的世界,这平淡无奇的小小DNA为什么会成为35亿年生命的主宰者呢?这便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接着便陈述原因,稳定性是其成为主要遗传物质了基本的前提,所以作者先直接说明DNA的这种性质。有了这个前提还不够,还要一方面通过复制在生物的传种接代中传递遗传信息,另一方面,在后代的个体发育中能使遗传信息表达,从而使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性状,这两个功能便是二、三点的陈述。这三点中又存在着层层深入的联系,是全文的主体。然后补记一点DNA有产生变异的能力,便全面地说明了DNA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作用即内因。最后便是联系当今DNA研究的新动态结尾。
本文为了使DNA知识通俗化,作者还借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DNA是生命的琴)和生物学家柯林斯的形象说法等,让普通读者接受,增添了说明文的文艺性。
【迁移训练】
请你运用所学过的物理或化学等知识,去解释自然界的一种物质现象【训练示范】
橡 胶
丁波
大自然丰富多彩,它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生产和生活所需的物资原料,而人类凭借非凡的智慧又把这些物资原料变为我们所需要的产品。这样,橡胶便登上了生活舞台。
橡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它是汽车轮胎、机器的传送带,排灌机械的管道等产品制成的必需材料,我们生活中所用到的胶鞋、雨衣、橡皮擦等也都是橡胶制品。由于汽车、装甲车、坦克、军舰、飞机都需要橡胶,因此,橡胶又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来源。
橡胶既然这么重要,它是怎样获取和加工的呢?天然橡胶的主要来源在于橡胶树的胶乳,我们可以先用刀将橡胶树皮割开,让白色的胶乳流出来,胶乳再经过过滤,除去里面的杂质,加入稀醋酸,胶乳中的生橡胶就会凝结成块,然后经过压片、干燥,制成生胶片,再送到橡胶厂,根据人们的不同需求,加工成为各种产品。
可是从橡胶树的栽种,到能够割胶需要6—8年的时间,而生产1吨橡胶,竟然需要3000株橡胶树上流出的胶乳做原料。所以在天然橡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们又发明了合成橡胶。合成橡胶的原料多种多样,如异戊二烯、丁二烯等。以它们为原料,加上一定的催化剂,利用定向聚合的方法,可以合成性能十分接近天然橡胶的异戊橡胶。
橡胶为什么会被广泛使用呢?这是因为它有良好的属性 。下面从分子结构来分析。
从化学角度来说,橡胶就是聚异戊二烯。它是由异戊二烯(CH2=C—CH=CH2)在有适当的压强和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发生聚合反应的聚合物。异戊二烯是直线型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电绝缘性。因为它在高温下会分解,因而它又有良好的可塑性,能制成各种形状。
然而,万事万物都不会十全十美,橡胶也有它一定的缺陷,那就是如果长期受空气、日光的作用,就会渐渐被氧化而变硬,变脆,出现老化现象。人们为了改善橡胶的性能,在工业上经常采取硫化措施。橡胶硫化后,它的直线型分子间经过单硫键(—S—)或双硫键(—S—S—)发生了交联,成为网状结构。这时,橡胶就变成了具有较好韧性的硫化橡胶。硫化橡胶比普通橡胶更具稳定性,耐腐蚀性。
橡胶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着,大家对它应有多的了解,才能更好的去利用它。
纵 横 交 错 式
【入格解说】
在部分复杂说明文的写作中,结构安排也要相应复杂,不仅要有纵向的过程展示或顺藤摸瓜等,还要有横向的诸如视点定换等左右开拓。这种纵横向的综合安排是灵活多样的,可以先横后纵,也可以先纵后横,更可以纵中有横,横中有纵,我们称这种多合性的说明文为 “纵横交错式”。所谓横式即是一种并列结构。对于所要说明的事物没有轻重、缓急、先后之分,只是逐一说明而已。所谓纵式,是指按事物发展的过程,或者逻辑上的主次、轻重等关系安排材料的方法。纵横交错式便是纵式和横式的综合。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就是一篇典型的纵横交错式科技说明文。文章的主体即第二部分采用横式结构,用了四个自然段,分别对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四门学科的发展及数理的关系一一作了准确的说明。但这四门学科的分项说明大多采用纵式结构,如第五自然段对地学的说明即属此类。它是按照地学科学发展过程来写的:“生物学地球观”——“化学地球观”——“物理学地球观”这三个发展过程既有“第一时代”——“第二时代”——“第三时代”的序列标志,又有“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现在”的时间标志。不仅如此,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对化学学科的说明也采用了“纵横”结合的结构方式。以量子化学到计算化学是有时间先后的,说明了化学的不断发展,这是纵的关系。但是计算化学并非从量子化学发展而来。它们都是现代化学学科的分支学科。这又是横的关系。
纵横交错式说明文,要注意纵横选点的分明,思路的清晰自然,切不可随意纵横胡侃,造成文章思路的混乱。
【入格例析】
〔例文〕
铅 笔
梁天琛
铅笔是人类书写的好帮手。我们现在所用的普通铅笔,大多有20 厘米长,戴着一顶黄色金属包头橡皮帽。一般一支可以划三十五英里那么长,大约能够书写四万五千个汉字。
铅笔的种类繁多,大约有三百多种。我们常见的有书写铅笔、彩色铅笔、化妆铅笔、缝纫铅笔和外科大夫在病人身上做开刀记号的铅笔等等。
铅笔通常由四十种不同的原料制成。其中,最好的石墨产于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和墨西哥,最好的粘土产于德国,最好的橡皮产于马来西亚,最好的腊产于巴西,用于机器中搅拌石墨的那种卵石产于比利时、丹麦,而最好的带有芳香味的木材产于美国。铅笔的风采道不尽说不完,不过从铅笔的发展史中,我们还可以获得更多知识呢!
铅笔的历史悠久,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但真正的现代铅笔却起源于英国。1564年,一场猛烈的暴风雨袭击了英国,吹倒了坎伯兰郡的一棵大树,突出一片像煤一样黑色的东西在树根处露了出来,原来那是一个石墨母矿。当地的牧羊人便拣来这样的东西,在羊身上涂划标记。不久,精明的城里人还把石墨切成条状,称作“印石”,在街上卖。
不过,石墨印石容易污染手指和折断。有一位不知名的人解决了污染问题,他用线或绳子把石墨严实地包裹起来。易断的问题则是由德国巴伐利亚的一个工匠(业余化学家卡斯特·费勃)于1761年解决的,他把石墨、硫磺、锑树脂搅拌在一起,做成棍棒状,这样,硬度要比石墨印强得多。
1790年,当拿破仑侵略欧洲的时候,从他的敌对国————英、德两国那里得到了这种他喜欢的小玩意儿。但由于是敌对国发明的,他总有些不高兴。于是,便下令法国一个著名的化学家、发明家尼可勒斯来寻找法国石墨并做出石墨笔。
由于法国只有很少的劣质石墨原料,尼可勒斯就加了些粘土来增加数量,然后拿到土窑里焙烤,殊不知,这样一来竟比他们想象的要好得多,他们奇迹般地制成了世界上最好的“标印棍”。通过逐步调试各种混合料的比例,尼可勒斯生产的铅笔有了从硬到软的不同分别。铅笔所划出的颜色也有从浅黑到深黑的变化。这就是铅笔型号的由来,它也是铅笔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到了1812年,一个名叫威廉姆·门罗的美国人,在自己的店里发明了一种可以制造约6-7英寸标准木板条的机器。每块木板条都可以由机器从头到尾进行冲糟,槽深挖到与石墨圆柱体的半径等同。然后,将两片已带槽的木板条把石墨条夹合起来并粘上。这就是第一支现行使用的普通铅笔。
铅笔看似简单,其实却含有很深的学问呢!只要我们善于开动大脑这部机器,将来或许能生产出更多、更新、更有用的铅笔。
〔评析〕铅笔是人们熟知的事物,要想把它说明得具体、全面,就不仅要明白铅笔的外形、种类、结构、功能等,还要了解铅笔的历史,演变以及它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功绩等。只有融进这些繁多的铅笔知识,这篇说明文才不显单薄、贫瘠。
作者采用了先横后纵的结构模式来创作,使之条理清晰,知识明朗,容量大。文章先横说,介绍了铅笔的外形、结构、功能等。概括了当前人们所用的各种铅笔及各种优良的铅笔材料;再纵说,追溯起铅笔的历史,演变。
这篇说明文语言简洁、明快、自然,也注重语言表达中的记叙,议论和说明的有机结合。
【迁移训练】
请你仔细阅读本文,然后采取先纵后横或纵中有横、横中有纵的文章结构方式写一篇比较复杂的说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