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家乡风物志作文1000字
丽水谭宅
林倩倩
作为一个丽水人,谭宅对于我来说却是极其陌生的,还是因为这次的访谈任务,我才第一次听说并了解谭宅。
丽水谭宅位于浙江省丽水市酱园弄,由谭宅和小谭宅两座院落构成,构造形式、工艺特征类同。建筑布局合理,工艺精湛,较好地保存了历史原貌,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谭宅是丽水城区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为研究浙南清式住宅提供了典型实例。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过去,我从来想过一座宅子会有这么大的用处。
谭宅之所以被称为谭宅,是因为清代中期一户姓谭的人家迁徙到丽水,逐渐成为名门望族,而这一户人家历代致力于教育事业,倡导办新学,而且这城内最早的女子学堂就创办于谭宅楼上。清咸丰年间,太平军三度攻克处州府城,二次驻扎谭宅。光绪末年,处州知府赵亮熙曾以谭宅为府第。新中国成立后,谭宅曾用作丽水县公安局、丽水县公社联合诊所。(1986年3月1日,国务院批准撤丽水县置丽水市)
而谭宅最令我影响深刻还是它的建筑。谭宅建造法式规范严谨,细部装饰手法多变,显露了江南民居的纤丽和柔美。建筑总体布局在一条轴线上。厅堂、天井、厢房对称组合,四周围以墙垣,构成了封闭式院落;院内雕饰工艺精美、题材丰富、寓意祥和;院外门窗装饰简洁,墙垣、屋面用白、青灰色调,比较朴素淡雅,屏风山墙高耸错落,既稳重又富有轮廓之美。在实用功能上,筑台基使之高出外围地面,并在居室内铺设木板,起到了干燥防潮作用;天井较宽敞,通风采光好,可充分接纳日照;院内栽植花木,形成了安静闲适的居住环境;四周墙垣包绕,屏风式山墙高出屋面,起到了装饰和防火的效果,充分体现了这一时期丽水民居的建构文化特色。宅内居民告诉我们,那房梁连接处没有使用一颗铁钉,都是用榫卯结构,由木头凹凸部分啮合而成的,十分讲究。还有屋檐上的瓦片,每个瓦片上都雕有花纹,做工非常细致。
谭宅是典型的江南四合院式民居,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为昔日处州府城首屈一指的豪宅。其实酱园弄中的几栋房屋都是谭家的,只不过这个挂着保护单位牌子的,是最大的一座。谭宅在建造完成后,历经多次战乱,在40年代日军空袭中甚至被燃烧弹命中,然而建筑始终被保存下来。
酱园弄谭宅于1988年7月19日公布为丽水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山墙为界,整幢建筑。建筑控制地带北到环城河,东到文昌路口,西到大众街口,南侧30米。谭宅的整座梁架为穿斗式,牛腿、雀替有山水、花鸟、走兽等雕刻,隔扇门、窗格子均有精细的花鸟雕刻,二进后天井墙上绘有壁画,彩绘山水人物,旁题黑底白字行书。照壁前后植有各类盆景花木,原有假山,已毁。进门时,我们还看到两旁有凹槽,谭内居民告诉我们这原本是用来放门槛的,那门槛几乎比人的腰还高,以体现其身份和地位之高。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当时谭宅的辉煌。
虽然我们已看不到昔日的谭宅到底如何,但这次的访谈是对我们的一个提醒,我们要更多的去关注我们家乡古建筑,它们承载的是过去悠久的历史,传承的是古老的文明,值得我们永久铭记。
篇二:家乡风物志作文1000字
遇见美丽——米炮糖
林乐晨
米炮糖,又称切白糖、切糖,是缙云县特产。
相传早在皇帝时期就有关于切白糖的故事,比如有“黄帝时切白糖,夏官缙云好奇,观于侧,得其妙。切白糖,两两成四,四四以成二八,一冄毕,二倍四,四倍十六成四方,十六倍八八,四维八隅成焉。分则一为天,合则双为地,阴阳起合,卦象显焉。后,夏官每以白糖演阵法,得其趣,成其妙,分而天星为阵,合而歼敌其中,是名‘缙云白糖八卦阵’。继后孙膑推演承之,曰‘八阵’”。
过去传统,家家每年过年都会切好白糖,一般都要挑送到女婿家,表示娘家关心女儿、女婿,祝愿女儿家过好年。剩下的白糖则作为春节期间的待客茶点,待春节过后,日长夜短,白糖就又成了孩子们充饥的点心,为了切好糖,特别是当年新出嫁女儿的娘家,更是精心制作,日夜忙碌。
据说,米泡的制作,有新法和老法之分。
先说新法。新法制作,大约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是把已经“晒变”的糯谷(米粒从光亮变为亚光色,如此才能实现其糯性)先碾成糯米,然后用水浸透(大约需一天时间),再放到饭甑里蒸熟,并摊在竹篾席上,让冷风吹一吹冻一冻。然后在太阳底下晒干,最有再用大锅炒成米泡。这样的米泡,又脆又香。
老法炒米泡的制作,比新法还要复杂!主要区别在于,老法炒米泡的制作,在“发米”这道工序上与新法不同。它是在糯谷“晒变”后,在隆冬季节,直接将糯谷入水浸泡,所需时间比糯米入水浸泡要长很多,大约要一个星期。待浸好后,晾干糯谷表面,然后送到碾米厂加工,脱壳成米。这种“发米”就不需再蒸了,晒干后直接可以炒制。这样的米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就叫做“发米”。因此,发米既是一道工序,也是这种米粒的特有名称。
据说,仅从口感上说,老法制作的米泡,比新法制作的米泡,味道更佳,口感更纯。
一勺麦芽糖,两斤白砂糖和两碗水,正是制作一闸“米泡糖”糖水的用量。而熬糖油,最见功夫,也最关键。早一分出锅,糖油太嫩,做出的“米泡糖”容易发潮,甚至出现难堪的“倒闸事”;迟一分出锅,太老,卖相难看,容易散粒。熬糖油很快,在大铁锅熬了大约一分多钟,锅中的小泡变成了板栗大小的大泡。抄起铁锅,把糖油倒入另一口大铁锅。倒入早已炒制好的米泡、芝麻、花生等原料,搅拌,迅速将粘成团的“米泡糖”倒入案板上的木条框里,然后用“糖滚子”碾平压实,再操刀横竖切块切片。
在余光中看来,乡愁是邮票、船票、坟墓,也是海峡。而在我看来,乡愁就是外婆做的米泡糖。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通常已经不再自己制作米炮糖,只是买些回家充当年货。而我,永远不会忘记外婆亲手切的白糖,它是我吃过最甜的“糖”,也是我遇见的最美丽的乡村特产。
我如一个爱酒的人细致品评美酒一般,用心品味家乡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也在不断地感受到祖国的进步、时代的变化。我想,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爱家乡的人最具幸福感的“甜”吧!
篇三:家乡风物志作文1000字
家乡风物志——拾起应星楼印象
杨之靖
2020年10月1日,风和日丽,万里无云。脱去负担,背上喜悦,南明湖畔,花明柳绿,湖面波光粼粼,悄然安静。锦鳞游泳,郁郁青青。
瓯江之边,应星楼,一段被遗忘的记忆,重拾,回味。
清晨,应星楼被藏匿在了蒙蒙细雨之间,她的红色被雾气淡去,显得不那么高调,她伴随着处州之人慢慢苏醒,丽水人的生活,也便开始……
楼后面亭台水榭,每天都有很多人带着孩子喂鱼,这里的鲤鱼都又肥又大,成群结队。孩子们的欢笑声,小贩的叫卖声,夹杂着流水的哗哗声,苏醒,热闹,喜庆。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有所记载“少微山在浙江丽水东南十里,一名大栝山,以郡应少微处土星,故山名少微,州曰处州。”而清道光版《丽水县志》则明确“少微山在厦河之南,旧有少微星君祠,以郡应少微处士星也。”应星楼,因对应天上“少微处士星宿”得名,因见证千千万万丽水人民成长经历而成丽水之标志,因融合了处州百年来的传统文化而成处州之韵。
这座始建于南宋开禧三年的建筑是时任处州郡守寺丞王庭芝主持修建的。时任郡守寺丞王庭芝看到了处于危难之际家国,为振起士气,唤起民众为国效力的情怀,筹资兴建了应星楼。楼宇的命名一方面是寓意着呼应天上人才之星处士星之意,一方面也是为了纪念人才之州之起源。应星楼的建造,新时代的开启,从此,风雨兼程有了见证。
水灾,大火,两建两毁。历经千年的风雨,应星楼最终毁于日寇飞机对丽水360多次轰炸之中。曾经的人才之源,应星之楼,被无情地炮弹毁于一旦,只剩一片废墟,与无尽的叹息。
2008年,为了再次传承丽水的历史文脉,丽水政府筹资重建见证历史千年历史的应星楼。2010年6月建成的新楼高达45。9米,共有九层,她在原有的古色古香之韵味上更添了雄伟与气派。如今,经过多年的规划,它成为丽水的一个文化地标建筑。
而作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自然少不了对地方文化和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在这方面,应星楼则化身成了“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这个遗产馆位于应星楼的1-2层,分为山高水长和之韵、春耕冬酿勤之韵、巧夺天工匠之韵、弦歌弄灯娱之韵、乡野绝艺奇之韵、千年山哈凤之韵六个部分。
春去秋来,许多个日夜,无数个四季,应星楼的历史见证着处州古城变成丽水现代都市,她一直默默伴随着丽水人民共度风雨丽水人民也一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捍卫她的那份神圣与庄严。
曾经,应星而名,遥对“处士星”,为古处州千年历史的见证。
而后,屡遭水患,又经战火,最后只剩下一片空寂和史书上的只言片语,似乎只能在记忆里寻得她的故事。
如今,应时再建,旧名新颜,成为今丽水耀古烁今的标志,它继续被刻入在一代一代丽水人民的记忆之中。
而在老一辈的口中,却依旧流传着旧时的记忆,应星楼不仅仅是千年道教与古老文化的记录之地,更是千年处州文化的灵魂和丽水人的根。同样,于应星楼而言,它也不仅仅是传承着“处州”古地名的一座仿古老楼,
纵观千百年的处州历史,这座城市在应星楼的陪伴下成长。应星楼好似千万丽水人民的母亲,是记忆中的那雄伟印象,也是那颗思想之心的寄托之物。
对于不远万里来游玩的客人而言,应星楼是一座传承的桥梁,她无时不刻地展现着她的风采,告诉异乡之人,丽水之美,处州之韵,她大气而不张扬,她向千万人招手:这里,是丽水。
对于本地丽水居民而言,应星楼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南明湖畔,蒙蒙细雨之中,蓝天白云之下,“风儿柔了轻纱雾,应星楼隐在朦胧处”。
对于身处他乡的游子而言,应星楼是记忆,是想念却不能去的地方。例如在异乡求学的我,也会时不时抬头看看那轮皎皎明月,拾起那片应星楼的印象,那从小便觉得高大雄伟的地方。看过千山万水,闲赏过他处风情,却忘却不了这牢牢锁在心里的应星楼印象。
处州之韵,贤才之地,应星之楼,瓯江之畔的应星楼,承载着丽水人民的记忆,寄托着丽水人民的厚望,千千万万的丽水人民,从这里走出,带着处州古韵,带着丽水特色,怀着丽水情怀,将丽水之声传遍世界,也将世界之美融于丽水。
篇四:家乡风物志作文1000字
南顿斗笠寻访记
蔡雨珊
九月三十号下午,我们在壶镇南顿村进行了一次访谈。南顿村,是一个以竹子制作为特色的村子。本次我们研究的是南顿村的一大特色竹具——斗笠。
斗笠,是遮阳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宽的边沿,用竹篾夹油纸或竹叶棕丝等编织而成。斗笠起始于何时,已不可考,但《诗经》有“何蓑何笠”的句子,说明它很早就为人所用。在古代,斗笠作为挡雨遮阳的器具,在山村水乡随处可见;到了现代,更有一些旅游景点,将斗笠作为一种既实用又美观的工艺品。在中国南方的很多家庭,也会在墙上挂上一个斗笠作为装饰。
漫步南顿村,目之所及最多的,除了鲜红的灯笼,就是斗笠了。就如右图所示,墙上挂着五彩的斗笠,前方还立着一个巨型斗笠。
接着我们对斗笠进行了深入了解。由于大家对斗笠方面都未作了解,我们诚邀了一位当地老人为我们讲解,以下为我们的对话内容:
珊:老奶奶,请问咱们村里这些挂着的斗笠是用什么做的?它是怎么做出来的?
老奶奶:这个斗笠呢,要真正完完整整做出来,是非常麻烦的,要经过11道工序。首先啊,我们是要破竹剖篾,将数年生的老毛竹砍来,剔去竹枝,用篾刀将竹干破开,剖成筷状的竹条;然后呢,再给他慢慢剥离开青黄层,竹青层部分比较坚韧,竹黄层部分则较为松脆,我们在剖竹时啊就要特别注意分别对待了。把青黄篾细心地剖成很薄的竹篾,再用篾刀把篾条刮光滑,就能开始编斗笠了。我们在剖竹时,是要两眼盯着竹节,用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着竹篾的一头,右手拿住刀,将竹篾剖分开后,退一下刀,再用力把刀滑向箨环。刚开始做的时候呢一般很难把一大根竹干的竹篾从上到下一剖到底,这是个技术活,一下子不小心,不是竹箨环断裂,就是篾丝割破手或篾刀切到手。所以像我们编织斗笠师傅的手,总是布满伤疤。(说完还把手伸给我们看了看)我是年轻的时候做过这个,那个时候的疤啊,现在都还有呢,想想那个时候做这个,11道工序下来马虎不得,也就才卖一两毛一个,现在是涨价咯,好一点的要十几了呢。
珊:那斗笠本身有什么好处,对于我们生活又有什么用处呢?
老奶奶:斗笠是我们这些农民的必备品啊,每次去田里干活,都要带上它呢,轻便好用,可以遮阳又可以挡雨。你看斗笠外形宽大,其实摸起来顺滑一点都不扎手的,给我们干活的时候防晒、防雨、透气散热。最开始用斗笠的先是那些天天干活的农夫。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每日天刚亮,就抓起斗笠走进田里。这个时候,斗笠就可以保护他们的脸和脖子,方便耕作。
珊:嗯嗯,看来斗笠在农业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是农民伯伯劳动生活中不可少的用品呢!可是,刚刚我们一路走过来,看到了各式各样的斗笠,有的是薄薄的一个,有的又是白色的,这些款式的斗笠又有什么不同呢?
老奶奶:这些就是带起来的效果啊,质量之类的不一样,你看那些有白色夹在里面的,那些是纸或者是塑料膜,这样夹起来,戴起来的时候就会比那些粽叶的凉很多,更加遮阳光,还有的厚一点,那些质量就更好,可以用得更久。
珊:我明白了,那谢谢老奶奶了,今天麻烦你了!
最后,老奶奶还给我们讲了一个有关斗笠的故事,她说:“乾隆年间,任太常寺博士的中方荆坪村人潘仕权执掌宫庭礼仪,他回乡省亲后返京,将斗笠献给乾隆皇帝,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赞赏。从此中方斗笠成为清朝贡品。”
至今,斗笠依然留存,南顿村民们也仍然保留着制作斗笠的手工技艺。他们想把自己的这项属于村里人独特的手工技术永久留存,把这项技术传给下一代。相信,制作斗笠的手工技艺会一代又一代的流传下去。
本次南顿村之旅,让我们小组感受到来自“竹文化”的浓厚冲击,体会到“竹传统”的工艺价值。但是,在科技文化日新月异的时代,农民更多选择的是塑料制品而非竹制斗笠,青年人更多关注的是技术创新而非传统工艺。在总体上我们对传统的关注愈来愈少,这也导致越来越多的传统工艺失传。因而,当今社会下我们在关注创新的同时,也应多重视传统工艺的传承,让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更流长。
篇五:家乡风物志作文1000字
独峰书院风物志
方泽慧
历史简介
淳熙八年(1181),朱熹讲学仙都;离开后,朱熹的学生建读书堂于仙都岩。宝庆三年(1228),在青田进士叶嗣昌提议下,人们在鼎湖峰对面的伏虎岩下创建礼殿,作为讲贯之所,以示纪念。咸淳丁卯(1267)缙云进士户部尚书潜说友拨款扩建,名为“独峰书院”。同治十二年(1873),缙云知县何乃容在好山脚下的“晦庵先生弥节于此”之处重建书院。
地理位置与周围环境
书院位于初旸山南,月镜岩下。周围还有倪翁洞、问渔亭、仙女峰等景点。倪翁洞,由大小三个洞组成。洞前好溪蜿蜒,鼎湖在望。相传范蠡老师倪子助越灭吴后,嫉俗遁世,隐居于此。明代邑人御史樊献科、刑部尚书李志等曾读书于此。在倪翁洞附近,有一座雕梁画栋、以鱼为装饰的重檐八角亭——问渔亭。此亭建在一块形似莲瓣、四面临水的巨石上。传说鼎湖峰上有个湖,湖中长有大莲花。黄帝骑龙升天时,踩在莲花上腾空而起,然后刮起神风把莲花刮走。其中一瓣落到金华县变成金华山,另一瓣落到好溪旁的花瓣岩(这岩石又叫“青莲石”)。后来明朝有一个名叫濑仙的人来此,问询于渔而找到了他的主人御史樊献科。为了纪念这个“问渔得主人”的故事故造了“问渔亭”。
由此可见,书院不仅因为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厚度而吸引古今中外的人们,还因其所带有的神话的神秘风情而吸引古代向往自由的仁人志士以及现世好奇的我们。当然也少不了这依山傍水,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
内部结构
独峰书院建筑属晚清风格,占地一千两百平方米。核心部分为三间三进,左右厢房二十间,南北对称,由卷洞圆门和小门相连。其间花园、天井、围廊浑然一体。朱子及本县名人“禄位祠”三间,院门上石刻同治举人赵保滋书“独峰书院”匾额,书法秀丽。正厅大门上新悬匾额,上刻“晦翁遗迹”四字,为当代书法家沙孟海所书。文院内有椤木石楠、银杏、桂树、山茶、金钱松、芭蕉等名花名木。院内展览内容以纪念朱熹为中心,并陈列仙都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文学艺术作品,以及仙都恐龙化石图片,供游客观赏、品味。
人文传承
2015年12月6日,独峰书院举行了第一场公益性质的读书会,全民读经,论语一百;2017年9月9日,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独峰书院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特别向全县读者征集独峰书院廊柱楹联,仙都胜境清清靓,独峰书院朗朗声。2019年,开展了七夕良辰,礼在仙都,“及笄礼”乞巧传统文化日活动,一直延续到2020年。这些活动的开展,让这幽静古朴的院落里多了一群怀揣着对传统和文化无比崇敬的人,也让书院变得多元、年轻起来。
篇六:家乡风物志作文1000字
宁波风物志
余佳露
宁波是我的家乡,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经济发达的海滨城市。下面介绍宁波的古建筑。
一、天一阁·月湖
天一阁是宁波的著名建筑,它坐落于月湖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人藏书楼之一。古色古香的庭院,浓浓的古书气息,让人立刻对它悠久的历史产生敬仰。一进大门便看见藏书楼主人范钦的石像,他身后的壁画也栩栩如生。藏书楼里面陈列着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书籍,这些书籍也上百年的历史。
天一阁防火藏书楼在防火、通风、防潮方面也独具特色。楼上的通间大致上是用于存贮图书,布置书橱。用书橱将大通间划分开,井井有条。楼下为六间的布局。天一阁与范氏住宅之间还隔有一墙,用以防火。
月湖,又名西湖,位于宁波市城区的西南,开凿于唐贞观年间。南宋时期广建亭台楼阁,植树种花,形成“月湖十洲”。这十洲分别为湖东的“竹屿”,月岛的“菊花洲”,湖中的“花屿”、“竹洲”、“柳汀”和“芳草洲”,湖西的“烟屿”、“雪汀”和“芙蓉洲”。
宋元以来,月湖是浙东学术的中心。唐朝贺知章、北宋王安石、南宋史浩、宋朝杨简、明末清初万斯同等都在月湖留下了痕迹,他们或隐居、或讲学,或做官,或著书。
二、梁祝文化公园
梁祝文化公园是梁祝故事的发源地。
相传中国古代东晋时,浙江上虞祝家有一女叫“祝英台”,女扮男装到杭州游学,途中遇到会稽来的同学梁山伯,两人便相偕同行。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不知祝英台是女儿身。后来祝英台中断学业返回家乡。梁山伯到上虞拜访祝英台时,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红妆,欲向祝家提亲,此时祝英台已许配给马文才。之后梁山伯在鄞县当县令时,因过度郁闷而去世了。祝英台出嫁时,经过梁山伯的坟墓,突然狂风大起,阻碍迎亲队伍的前进,祝英台下花轿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梁山伯的坟墓塌陷裂开,祝英台跳入坟中,接着坟中竟出现一对彩蝶,双双飞去。
三、南塘老街
南塘老街曾是旧宁波商贸文化聚集地,叫“南门三市”。这条街上商铺林立,货品琳琅满目,全是宁波历史悠久的传统特色美食。“缸鸭狗”的汤圆,颗颗圆滑饱满,芝麻馅甜而不腻,汤圆上撒点桂花,清香扑鼻,混合糯米香,简直沁人心脾。“油赞子”有百年的历史。每家油赞子店铺门前都挤满了人。一根根油赞子拧成麻花状,一口咬下去,酥酥脆脆。除了面香还有海苔的味道在口中回味,让人忍不住再来一根。“慈城年糕”洁白如玉,十分软糯,很有嚼劲。“年糕,年糕,年年高”,宁波人喜欢吃年糕,也会做年糕。在做好的年糕上印上“五福”“六宝”“金钱”等字,蕴含着美好的寓意。“三北豆酥糖”口感酥松,入口即化,不沾牙,吃完后,淡淡的黄豆香迟迟不会散去。
宁波,有它别有风味的一面。时代在发展,宁波人的生活也越变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