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来就是会迷惘的。
这里的“迷惘”不同于对新事物的好奇或无知,亦不同于哲学意义上的怀疑,更确切地说,是对生活的迷失,对人生的思考,对自己心灵的交流。
在学生时代,特别是高中时期,大部分有思想的人,心中都或许都暗藏着一种莫名的迷惘。整天在书本和题海的深渊中挣扎,偌大的心理压力、激烈的成绩竞争、残酷的现实如同将人送上了稀薄的高原,呼吸都显得那样吃力。有一丝喘气之力,却忍不住迷惘:我这样努力,最终是为了什么?就算考上了大学,人生又该何去何从?我的人生,方向到底在哪里?而人与人的差别就在这迷惘中显露无遗:有的人从中恍然大悟,找寻到正确的方向,虽不能说之后一帆风顺,但生活却十分充实而有意义;有的人深陷其中不能醒悟,在恍恍惚惚、怅然若失中熬过了高中、大学,最终沦为社会芸芸众生中普通一员,在匆忙和迷惘中度过余生。
然而这种迷惘到底是什么?他对于人生是好是坏?笔者自然无法参透其中深奥的含义,但作为经历者,却多少悟出了点什么。前面就已说过,有思想是会迷惘的前提。试问浪荡随性、得过且过之人又何谈迷惘之言?迷惘只是一种幻想与现实之间的出入,是对过去的转身,对将来的眺望。他既能给予人前进的动力,又能使人失去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而关键便在于人是否能在迷惘的大雾中看见希望的曙光并努力朝之前行。一旦成功了,将会让人领略到全新的感受。就好似一扇命运一门,踏入其中,人生便进入了新的天地。
迷惘也是成功人士的一门必修课。司马迁曾在死亡与屈辱而生之间迷惘,忍辱负重才有了今天的《史记》;陶渊明曾在做官与自由之间迷惘,对于清高的鉴定使他拥有闲适的田园生活;鲁迅曾在学医于从文之间迷惘,一腔爱国之情使他在中国近代史文学中留下辉煌一笔…无数古今伟人的事例告诉世人一个不争的事实:迷惘是人生的财富,重要的是看人怎样运用它。因此,没有必要在迷惘前灰心、叹气,而是思考怎样有意义地利用它,或许成功的分岔口仅隔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