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心中的赞歌1100字

2024-06-30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这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毛主席用他那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横扫千军的气势进行了总结;长征,这座高耸入云的历史丰碑,是无数的红军战士用他们的热血与生命共同铸就;长征,这首震耳欲聋的心中的赞歌,必将成为新时代指引我们前进的最强音。

长征,于1934年8月开始,1936年10月胜利结束,历时两年两个月,共计二万五千里。红军爬过18座山脉,渡过24条河流,打过大小战斗千百次,纵横11个省份。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仅剩6500人!其实,在我小时候听到关于长征的故事时,我觉得很不可思议,更让我困扰的是: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这些红军战士?渐渐地长大后,我终于明白了——是红军战士对祖国人民的满腔热情和无限忠诚啊!

漫漫长征路,赤诚红军心。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直插云霄,江水布满急流险滩暗礁,听说红军要过江,云南金沙江皎平渡的老百姓冒着敌人的炮火,克服千难万险!用七条小船,划了九天九夜终于把几万红军送过大江。“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像乌江这样危险的河流,红军安然渡过,因为长征代表着的是征服。

漫漫长征路,赤诚红军心。“你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诗最长一行。”永不忘大渡河上的那场激战,22名突击英雄手持***或短枪,背挂马刀,腰缠12颗手**,冒着枪林弹雨,攀着桥栏,踏着铁索冲向对岸。谁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那一道道高悬于河面上的铁索就是革命的五线谱,一根根铁索上,红军战士用匍匐的身躯,奏响了生命的最强音!他们就在这里书写了一个神话,因为长征代表的是坚持!

漫漫长征路,赤诚红军心。在那终年积雪的夹金山上,空气稀薄,没有道路,没有人烟。气候变幻无常,时阴时暗,时雨时雪。忽而狂风大作,忽而冰雹骤降。但是,红军是铁打的英雄汉。他们以大无畏的精神,硬是把大雪山踩在了脚下。在过草地时,他们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吃草根,啃树枝,顶风雪,冒严寒。经过难以想象的艰苦行军,终于走出了茫茫草地。“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我想,雪山唯有低头迎接,才能显示出对客人的崇敬。因为长征代表的是胜利!

漫漫长征路,赤诚红军心。一幕幕生动的长征画卷从历史深处展开,一段段英雄传奇被传颂,一个个历史细节愈加清晰。随着时间的流逝,长征代表的更是希望!也许长征离我们已经太遥远,我们不能记忆长征的每一个故事。那就让我们记住长征的代名词吧!因为她是长征的精神,是长征留给后人的精髓!

梁启超说:“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就让我们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长征精神变成报国之行动。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以新的形象昂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并以此告慰长征路上那些不屈的英魂!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