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和谐与不和谐1600字

2025-01-05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生活是丰富的,也是复杂的。千姿百态的社会世相,呈现给我们不同的感受,留下的印象大相径庭。有的和谐,有的不和谐。和谐,使我们愉快、舒适、顺畅;不和谐,则使我们气恼、灰暗、别扭。

会车

有一次,我骑摩托驶过一座大桥,刚想向左拐向马路,突然迎面驶来一辆小车,速度有点快,我们都处在马路的中间线上。我一时判断不清对方是向左拐还是向右行,也就不知所措了。这在公路上是最危险的情况。犹豫间,对方停车了。几乎在同一时间,我也捏住了车闸。小车向后边退了退,给我留出行驶的空间。几秒钟时间,我由紧张到松弛,小车里的司机向我微笑,我也会心地一笑,然后不约而同地按了喇叭,互致谢意,那声音清脆、悦耳,我带着愉快的心情向前驶去。

又有一次,我坐车行驶到一个山沟里,发现前面堵车了。堵的车很多,像一个长龙,望不到尽头。等了好一会儿,前面没有一点松动的迹象。我们就下车去探查堵车的原因。走了十多分钟,终于到达“梗阻”的地方。说来好笑,哪是堵车,是两个车在堵气。原来,这一小段路外边堆了一点碴石,把路变窄了,一辆大货车与一辆小骄车相会,大货车是本地的,仗着有势;小骄车是外地的,仗着有权。两辆车互不相让,都等着对方向后退,自己先走。就这样,两辆车相距不到一米,怒目相向,彼此对峙着。结果前后的车越堵越多,退也退不出去了。我估摸着,在这山沟里即使交警来处理也在几个小时以后了。我就下了车徒步回家。这事也不知道后来是如何处理的。

我长久地回味遇到的这两次会车。前者是理智,后者是冲动;前者是让人一步自己宽,后者是狭路相逢斗心眼;前者是尽量给对方以机会,后者是断绝对方的前途结果自己也没有出路。

排队

只要出门就免不了排队。取钱要排队,买车票要排队,吃饭要排队,甚至入厕也要排队。没排队之前,我们总觉得一站少则几十分钟,多则几个小时,多么难受。但真正排起队来,只要前面在松动,一直在向前挪移,也没什么,一会儿就到窗口了。

有一次,我到武汉火车站买车票,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那气势真吓人的。唯独买票的长龙秩序井然。我站在队尾,一小步一小步地向前慢慢移动,大家彼此挨着,互相致意,年轻的同志不时掺扶老人,照顾小孩;年老的同志有的拿着报纸,有的在听收音机。过了三个小时,不觉我成了最前面的人,身后又成了长龙。我舒了一口气,觉得排队也很“爽”。

待下了车到一个储蓄所取钱的时候,却另有一番滋味。储蓄所不大,就两个窗口,取钱的人特多。没有人排队,都朝窗口拥,一个窗口要装三四个头,有的人甚至把头伸到里面去了。外面的人找笔找不到,找表格也找不到,都被窗口上的人压着。要问个事,里面的工作人员也听不到。就这样,直到堆在窗口的人走完,才轮到我们几个后来者,这时整整花了四十多分钟。

排队就是这样难。不少地方为了让人们排队,用不锈钢做护栏形成巷道,迫使大家排队。有的则派出大量工作人员维持秩序。我想,不管是做护栏还是派工作人员都是管理中的成本支出,都是不得己而为之的。如果大家自觉排队,这些都是可以节省的,节省下来还可能惠及大家。何乐而不为?

借书

我是个书痴,见到好书不惜血本,也要买下来。家里的书确实藏了不少。但时下书的价钱贵了,像拿薪水生活如我辈者,买一套像样的书动辄上百元,常常下不了决心。所以有很多书看了爱不释手,因价钱不菲,只好忍痛割爱。

这时有几个书友在一起商量:书这样贵单靠一个人买确实承受不起,何不商量着分头买,互相借阅传看?这样,一个人买一本书,就相当于买了几本书。于是我们几个人就这样约定了:要买书就互相通气,一起去买,买了就相互借阅,互通有无。这样的约定坚持了十多年了,几乎成了一种习惯。后来大家算了一笔帐,这十多年看了不少书,但花的钱至少节省了三分之二,几个人又能在一起讨论,彼此启发,学问提高了,友谊加深了,得到了很大的益处。

但是,另一些人就不同了:老来借书,借了不还。记得新版校勘本《红楼梦》上中下三册,我算是首批去买的人,是我的珍藏书籍之一,放在书架的最高层。一天一个亲戚来玩,翻我的书架,别的书没在意,偏偏就看中了《红楼梦》。说要借阅一个月,且信誓旦旦,一定归还云云。我找不出拒借的理由,只好答应。结果,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一年过去了,亲戚仍没有还书。后来见到他,我扯破脸皮问起借书的事,他大大咧咧地说,书的事早忘了,怕是被别人借去了。我很气恼,但也没办法,只好作罢。后来孩子们大了,说要看看名著,其中就有《红楼梦》,而我的书架上竟没有。

借书不还,是因为有的人对书的真正价值不在意,以为就是几个钱的事。其实书应该是一个人的一笔重要财富,家里没有书或少书的人其文化素质是值得怀疑的。

收费

我们所在的住宅小区位于城区闹市,共有20户人家。因为住户杂乱,物业管理就成了问题,单是每天的垃圾就不好处理。这时我就牵头,把这些杂事管起来。经过多方打听,才请到一位退休职工负责住宅区的卫生保洁工作,工资每月60元,也就是每户三元钱。我把每月收三元卫生费的事,先给每户发了一则手机短信,然后再印制成书面材料送给每一户。结果大家无异议,物业管理正式启动了。除了第一个月我上门收费外,第二个月大家就主动来交了。后来,大家索性把一年的费用一次全交来了,说免得我跑路。我很欣慰,有了钱,物业管理非常顺利。

快过年的时候,听大家议论纷纷,说这几天不敢骑摩托车出去,街上有收费的。我就有点纳闷,过年了收什么费。大家就说,可能是那些部门没钱用了,就来收几个钱过年。我到街上去看,果然骑自行车的人多了,骑摩托车的人寥寥无几。桥头上有四五个穿制服、戴大盖帽的人在堵车收费。常常造成拥堵。有扣车的,有下好话的,有交钱的……突然,一个骑摩托车女士走到收费站突然加速,飞奔而去,收费的人见状,赶快去撵,一路呼啸,满街起哄。对这一幕,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收不收得到钱无关紧要,出了人命怎么办?谁来担这个责?

同样是收费,一个主动交,一个不断地躲。这里边不值得深思吗?一个社会乱收费,绝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一个把公众的利益不放在眼里的社会也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我们都企盼生活得美好,幸福。这样的生活,其节奏就像流水,涓涓流淌;就像旋律,悦耳动听;就像轻风,徐徐吹过。

生活的和谐与不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正确把握和行为的科学选择。追求和谐的道德基础和心理动力是人的诚信。体现在人的行为上就是对规则的尊重和约定的恪守,从而在利他与利己之间找到互利的巧门。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