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一课800字

2024-06-30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今天,我到社区居民服务中心去上课,给我们上课的是一个50多岁的老人。他上的课让我懂的要像抗日烈士学习。

他只给我们讲了个故事:

刘胡兰的故事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

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

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

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注: 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

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注: 原指军事上出其不意地攻击,现多比喻突然加于别人的行动使人感到意外而难应付。]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注: 汹汹:气势盛大的样子。

形容气势凶猛。]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

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毛泽东在指挥全国战局之余,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注: 坚:坚定;贞:有节操;屈:屈服、低头。

意志坚定,决不屈服。],视死如归[注: 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

]。这种表现,恰恰是共产党的革命教育深入千千万万[注: 形容为数极多。]农民心中的结果。

就是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才令中国成功,我要继承这种精神。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