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有点冷(献给我的高中)1600字

2025-01-2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天气变化的有些反复无常让人猝手不急,前几天还是酷暑难耐这两天便忽然风云变换阵雨连连,在这样一个变化莫测的日子里,这样一个凉风徐徐的深夜,脑袋硬是跟自己作对一样,清醒的不得了,又像是回到了那些亢奋的日子。

我不承认我是一个很好的回忆者,因我字里行间渗透着留恋却不忘憧憬;

我不承认我是一个忠实的记录者,但我努力做到句句属实而又不失文雅。

窗外刮来一阵风,很凉,甚是有点冷,我对“夏天”与“冷”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所产生的对立而又叛逆的记忆,源自于两年前的那个夏天。

那年夏天有点冷。

我忘了那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在酷热难耐的夏日,一手邻了凉席枕头,一手抓了书包课本,顶着满头大汗,跨步迈入了那所陌生的高中,开始了那监狱般的复读生活。

于记忆里是一个拥挤的教室,屋外是被天线分割成矩形小块的灰色天空,电线交织相错像是巨网般笼罩起只能容纳六十人却实际容纳九十人的复读教室,空气浓重,如战场上的烟雾弹般熏着每一个酣酣欲睡的孩子,一定是味道太浓了,要不鼻子怎么会这么酸呢?透过窗外望去天空灰的像哭过,眼睛里朦胧着的断层,是只能看到咫尺的未来。

教室里的空调温度总是调到很低,于夏日里的回忆总是被围困在这间小屋,屋外的繁闹喧哗如同A4纸一样苍白与空白。

那年夏天有点冷。

“我不复习了,打死我也不复习”

三天后,我从学校跑回家,站在客厅里,字正腔圆铿锵有力地给爸妈说出了这句话,也是在家四天说出的仅有的一句话。

“你必须给我回去复习,这一点,没有回旋的余地。”老爸如是说。

“我只要你一张本科文凭”

“你必须回去”

在家第四天,妈妈说:“孩子,不去就不去吧,但你要记住,今后不管你多大,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不管你功成名就还是上街乞讨,千万不要因为你年轻时候犯下的错误而后悔,也不要自叹:在我二十岁的时候,曾错过了一个多么好的机会。你要学会对你自己的选择负责,孩子,回去吧,浪子回头金不换。”

我拎起家伙什,像从学校跑回家一样绝决的从家赶回学校。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事情你不一定喜欢做,但你必须去做,这就是责任的全部意义。

不求金榜题名,只求尽力而为,不为别的,只为将来能自豪地拍着自己的胸脯说:“该做的我都做了,虽是结果不尽如人意,我也不后悔。”

再一次进入教室的时候,我抬头看到教学楼上贴着的十一个红色大字,我站在那里好久,终于搞明白这个句子是怎么停顿怎么念的:

“青春一经典当即永不能赎”

我笑了笑,然后走了进去。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那是一个怎么样的开始,在那个亘古的,一去不再回来的夏日。

一年很快过去,第二年高考结束,离开学校那天傍晚天空下起了磅礴大雨,我慌慌张张收拾东西离开,所有的书本和杂物多的让我瞠目结舌。我跟谢宁冒着大雨来回跑了三趟才将它们全部搬出来。我把这些早已厌倦而凌乱的书籍、杂物、床铺、柜子往车厢里随便一扔,然后坐上车头也不回的离开。

就这么坚决。

整个世界被阴暗一口一口地吞噬着,那天我坐在车上,窗外是暗灰色的乌云,聒噪的蝉鸣和渐行渐远的闷雷,雨滴以一种斜线的姿态和车子打着照面,那一刻,我突然发现,我正在真真,正正,切切,实实的经历着一种路过。路过木谨,路过年华,路过那些笑容灿烂的人们,

路过你。

有那么多人来了又走,而我总是在祈祷,当我路过你的时候,坚定的说服你与我同行,郭敬明说,牵着我的手,闭着眼睛走你也不会迷路。

生活像一个隐喻,两年后的今天,又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那些故事又从内心深处某个角落钻了出来,我从来不害怕任何人会把这些故事抢走,也不会担心有一天它们会离我而去,它们就在那里-----内心深处的某一个角落,它们就在那,等待我被无缘由的伤感所捕获的时候,等待我扪心自问,等待我细数过往,不是为了炫耀,亦不是为了哭泣,而是为了注视它——借以予取予求地安抚那些无处遁形的,落水一般的无力和悲伤。

大一暑假来临之时,又一年高考结束,在高考分数线公布的那天,我在网上看到我的一位大学同学更新的QQ签名:

“其实,当年应该复读的。”

思绪飘向很远,内心一下子被这句话扯的很痛很痛,痛苦如血液般循环并充斥了整个身子,没有任何缘由,我突然想起当年复读时候,在踏入教室时我抬头望见的E中教学楼上贴的那十一个红色大字:

“青春一经典当即永不能赎。”

我笑了笑,至少,我是不后悔的。努力做到最好,成或败不重要,浩瀚大海一浪比一浪高,豪情在年少。

“其实,当年应该复读的...”

...

台下的掌声此起彼伏,恍惚中,青春落幕了。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