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俄狄浦斯王与乔峰1600字

2024-12-2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对于金庸创作的《天龙八部》,我印象最深的是乔峰。看到乔峰,我总想起希腊悲剧中的俄狄浦斯王,自己在尘世中苦苦搏斗,命运在天上冷冷地看着他们。俄狄浦斯王拼命逃避命运的诅咒,到头来还是犯下弑父娶母的罪行;乔峰不但亲手杀死自己的至爱,还永远被挤在汉人和契丹的夹缝中无法解脱。俄狄浦斯是与自身命运相抗衡的英雄,乔峰是与社会环境相抗争的英雄。他们两人的悲剧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是行动中的英雄。

俄狄浦斯是忒拜王拉伊奥斯的儿子,忒拜王预知自己的儿子会杀父娶母。因此,他一出生就被他父亲让牧人把他抛弃,但是,科林斯王发现了他,并收为养子。俄狄浦斯长大成人后,知道自己可怕的命运,便逃了出去。不凑巧,他恰好来到了忒拜,在那里当了国王,还娶了前王的妻子。后来,忒拜城里发生了瘟疫,死了很多人,弄得人心慌慌。神说只有找出杀害前王的凶手,瘟疫才能停止。而当地的预言家说凶手就是俄底浦斯,他不信,认为是有人陷害他。王后告诉他前王是在一个三叉路口被人杀害的,俄狄浦斯怀疑前王是自己所害,因为他确实在一个三叉路口杀害过一个老人。后来,经过调查,找到了当年的牧人,事情的真相大白,应了神的预言,俄底浦斯受到命运的惩罚。他便刺瞎了自己的双眼离开了忒拜王国流放自己。。。。。。

乔峰是金庸塑造的一个近乎完美的侠义英雄。他本是中原武林第一大帮派丐帮的帮主,是一位人人拥戴、个个景仰的英雄。但在杏子林中,他的真实身世却突然被揭秘,原来他不是汉人,而是当时与汉族有着深刻的民族仇恨的异族后代──契丹人。这个令他无法接受的现实使他踏上了追索身世之谜的艰难历程;在得知了身世真相后,他内心感到无比的愤恨和痛苦。但是,他没有因此而沉寂,他又展开了下一步的行动──追查当年杀死他父母的真凶,为父母复仇。。。。。。

乔峰与俄狄浦斯一样,都是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候命运遭受了转变,不得不面对人生的苦难与不幸。俄狄浦斯的身世之谜一被揭开后,他就成为了忒拜城的罪人,遭到除了大女儿之外所有人的唾弃和驱逐。乔峰也是如此,他在一日之内由丐帮帮主变成了丐帮和中原武林乃至全体汉人的死仇,中原汉人对他的称呼也由以前的“乔帮主”“乔大侠”变成了“大辽番狗”“契丹狗种”。在痛苦与茫然中,俄狄浦斯放弃了王位进行自我放逐,乔峰放弃了丐帮帮主之位,他们二人都成了众叛亲离的流浪英雄。但他们都是行动中的英雄,在面对命运的摆布时,并没有屈服,而是以自己的行动来挑战命运。他们都是在一环一环破解自己命运的同时,也一步步地将自己推向毁灭的边缘。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悲剧精神──人应该直面人生的痛苦和不幸,以喷薄的生命之力去战胜苦难,征服痛苦,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样,才能使行动中的人抗击生活的痛苦和命运的无情,最大限度地发现人的价值。

但是透过这两个人物,可以发现导致这两种悲剧的分别是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是中西方两种异质文化之间的差异。

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是“命运悲剧”。“命运悲剧”是指主人公的自由意志同命运对抗,其结局则是他无法逃脱命运的罗网而归于毁灭。俄狄浦斯的命运是在他出生之前就已经被神安排好了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体现了不可抗拒的超自然的神秘力量。这是与西方社会的命运观紧密联系的。古希腊时期,由于生产力落后,人类在与自然的斗争中不断地遭受着痛苦、折磨和死亡,也无法解释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于是便认为有着超自然的力量在主宰一切,想象力丰富的希腊人民创造了俄林波斯神统,认为是由他们统治着大地上的一切,掌控着人类的命运。这样便形成了希腊神话和悲剧中的命运观念。

命运是一种无法逃脱的神秘而可怕的力量,在强大的命运面前,人是渺小无力的,人是无法战胜命运的。俄狄浦斯是一个英雄,是一个不甘于命运捉弄和摆布的反抗者。最初,他似乎摆脱了注定的命运,甚至嘲笑着那“弑父娶母”的神谕。但最后,当一切真相大白之时,他才发现,原来一直被命运嘲笑的正是他自己。“命中注定”的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地想逃避命定的不幸。但是他们越是逃避,却越是更深地陷入悲剧命运的罗网,他们的逃避与抗争最终只能成为一次次悲剧性的努力,将他们进一步推向他们的命运。古希腊人敬神,但是也崇尚英雄,通过展示英雄与命运的冲突和抗争,可以表现人的主观能动性,展示人的价值。但是最终英雄仍然无法战胜命运,神仍然主宰着人类。

虽然作者无法摆脱当时浓重的命运观念,使俄狄浦斯不能逃脱体现命运神示的罗网。但对于这样一个为人民、为国家做了无数好事的英雄所遭受的厄运,作者深感愤慨,发出了对神的正义性的怀疑,控诉命运的不公和残酷,赞扬主人公在跟命运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和英雄行为。

而乔峰的悲剧则可以看成是“社会悲剧”。 一个人不可能离开具体的社会,具体的时代所存在,乔峰所生活的时代又是那样具有特殊性。当时中国的版图内并存宋、辽、西夏、吐蕃和大理五个政权,这是一个复杂的时代。其中,以宋辽两国的民族矛盾最为尖锐。乔峰的悲剧就是在宋辽之间的民族矛盾中上演的。由于已亡的燕国后裔慕容博的阴谋,他的亲生父母在大宋武人的伏击中被误害,由此改写了他的一生。本该长于辽国的他却由一对汉人夫妇抚养成人。他自幼得到少林高僧的教诲,深受汉人儒家文化的感染,形成了浓厚的民族意识和理想的儒家人格范式──忠效仁义。他与所有汉人一样,讲究“夷夏之辨”。 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乔峰是一位侠之大者,儒之大者,但是他的身上流动的是契丹民族的血,这样的血统使他无法继续生存在汉人世界里;而他从小所受的教育又使他无法完全认同契丹人的世界。这对矛盾使他生存于一个两难选择的夹缝之中──一个生我,一个养我。当他的身世揭开后,一切都变了。从中原武林人士对他的态度来看,他们真的恨的是乔峰吗?他们实际上恨的是契丹人,是乔峰的异族身份。其实,中原武林已经将这个仇恨上升到了民族仇恨与国家仇恨的高度,他们是以汉人的身份在排斥其他的民族。而这是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历史背景密切相关的。

乔峰的出场是空谷来风,是平地的一声春雷,是我们所有人渴望的高贵气息,是英雄有力、骄傲、坚定的自白。没有人可以打败他,但他却不能不在冥冥的天意面前束手无策,做困兽之斗。最高傲的,是不屑于辩解和言辞修饰的豪杰,却不能不痛心地容忍着群众怀疑和怨毒的眼光。愈是那种孤立无援,那种辽阔的苦寂,那种让人恐惧的既没有回声又没有适当布景的空洞舞台上的绝对孤独,愈是悲剧性地表达出生命最为深刻和本质的绝望。看大宋官兵残杀契丹妇孺,汉人狼子歹心耶?胡人狼子歹心耶?胡汉之分,是否有终极的道德意义?汉人是否就代表着善良和正义?胡人是否就代表罪恶和邪恶?乔峰一定要作泾渭分明的选择吗?一定要站在汉人的一边,或是站在胡人的一边?其实,归根结底,一切都是源于“夷夏之辨”的民族观。攻宋则不义,不攻则不忠。古来忠孝难两全,而今乔峰忠义难兼顾。绑架辽主退雄兵,全了宋义损辽忠。乔峰啊乔峰,做人竟是如此的困难,他遂跳下了断崖──三十多年前他本该丧命的地方。他──一死泯恩仇,生死两不欠;也还清了他所杀的人命,也还清了两国的养之恩。他的死当然无法左右两国的命运,但毕竟将战乱阻上了一阻。他,堪称金庸小说中的圣人。

透过这两个人物,我们可以看到导致这两种悲剧的深层次的文化根源以及两种异质文化之间的差异。《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是源于古希腊的命运观,是命运悲剧;而《天龙八部》乔峰的悲剧则是源于中华民族的民族观,是社会悲剧。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