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辛得勒的名单》,我才知道会么是奥斯卡大片,什么是人性的光芒。
以前看了《无极》《英雄》,总是兴冲冲地去,失落落地归,两部电影总是在充满商业气息的上映仪式上,弄得玄虚玄虚的,结果倒令人大失所望。《英雄》还是一个不错的画片可以欣赏,《无极》可谓是无聊至极。完看那女演员刷得煞白的“玉婆脸”,感觉说话时口水都拌着脂粉在嘴角边挂着;身材各阶层不尽如人意,钱条太粗,像我这方头的笔削,感觉吃得东西在胃里蹦。
两部大片都是为了奥斯卡而生,不但在商业中爆发,而且在商业中死亡,折射出中国电话为何短寿?我又想到了中国演员,运动员职业生涯为何只是昙花一现,原因在于:太注视商业价值。
其实,所谓的商业价值,不就是钱嘛?钱不可缺少,但不是人追求得最主要的东西,在如今的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们不向前看,而向“钱”看,听以真正爱自己事业的人不多,所以有冯导,导演的《手机》,美其名日是走“为人民服务的路线”,为啥,挣钱嘛!所以冯导的片子大赚,尤其女性观众更多,《手机》不就是告诉女同胞们怎样查老公的手机,防止他们外遇吗?不知他家帆看了没有,也偷看冯导的手机了?其实,外遇是社会上一个道德问题,本该是杜绝的,但某些人太重视商业价值,堂而皇之地把它搬到了荧屏上,外遇由杜绝变成了防止,这本身就变了味,若两个人都互相信任都办不到,不如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总知,把一个社会阴暗的话题进行炒作,不制止,这太不应该。
连提供人们精神食粮的导演们都不能把握热钱的尺度,更别说其它人了,所以有记者同志义愤填膺地说:“社会上出了三种蛇:白蛇、黑蛇、还有……。”对于最后一种蛇,我持反对意见,不是拍须遛马,如果以偏盖全,对联对一直兢兢兢业业地老师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今天晚上听到一篇报道,说医生贩卖病人,一些高级医院把一些要长期治疗的病人卖到三级医院,一个人100元,以此来增多床位,救死扶伤?三级医院把需要器官移植,心脏搭桥手术的病人卖到高级医院,每人200元,《经典时间专栏还专门录制了南京第二医院,某大夫的买病人的过程,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减少手术风险,被贩卖的病人有一个共同点,家庭殷实,付得起高额重诊费。重复拍片,检验不仅花费了财,更延误了病人的最佳诊治时间,更有让一个晚期癌症病人同时在两家医院进行放疗和化疗,最后让他在三个月后饱受痛苦的死去。当我听见心目中圣洁的救死扶伤的天使,竟和记者一个说“2000”,另一个说“能不能再高点”,医生这个神圣的职业被金钱侵蚀在锈迹斑斑。每年路边肿瘤医院对面的寿衣店时,总有一种说不出的难过,看到医院外濒危的老人吊着盐水瓶,脸上洋溢着是对生的希望呀!有多少病人被医院害死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将来我一定是一个没有铜臭的好医生,把病人当作亲人,我不愿在我手上死去一个病人,因为每一个人都是无价的,或许你视如草芥,但一定是视他如珍宝的亲人,如果他是孤儿,那他定是上帝的孩子,每个都有生的权利,每一个人都是上天的魂宝散入人间。
财富的代表,我想到了辛得勒,把人性的美与丑演绎得淋漓尽致,他好色,贪婪,却又充满爱心,同情,人们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莫非人本性都有黑白两面?像八封图所画的阴阳两极,在黑暗中易看到阳,在光明中易看到阴,在纳粹统治的黑暗时期,使得辛得勒看见了人性中的阳,但非每个人都能做到,一旦一个人满足了,麻木了,就落入了人性阴中的万丈深渊,葛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尽管他“特赦”了报童两次,但最终阴充斥了他的全身,导致了在黑暗中更黑暗,他内心的邪念在黑暗中爆了,如洪水般不可阻挡,他躯体的生命也在黑暗中灭亡。
以上是看了《辛得勒名单》的一点感受,只要希望在灰蒙蒙的世界中不至于迷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