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环保的清明节(修改版)1200字

2025-01-07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几千年来,杜牧的这首诗似乎成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的唯一写照。清明节,让人们哀思死去的亲人,或令人悲叹,或令人振奋,这里面蕴含了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又一年清明节,我们该如何表达哀思呢?

按照旧的清明习俗,我们应该在纷飞的细雨中去扫墓:携带祭品、纸钱等到墓地,将祭品供奉在亲人墓前,焚烧纸钱,叩头行礼祭拜,等等等等。但是,今年我们家的清明祭扫方法却很“另类”——早晨起床,全家一致通过,去乌鲁木齐市文庙,参加为期三天的“春思•春颂”清明祭颂诗会,祭奠亲人。文庙的“春思•春颂”清明祭颂诗会,形式不具一格,凡是在文庙烧香缅怀祖先的人,都可以上台朗诵或表演,缅怀已逝的亲人,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我们一家三口到达文庙,清明祭颂诗会已经开始。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正在声情并茂地表演山东快板《鬼子来了》,这是他为了纪念自己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爸爸而创作的。鬼子来了,他的表情痛哭流涕;鬼子烧杀掠夺,它的表情充满仇恨;突然,它手做打枪的姿势,口中“叭”的一声,鬼子被八路军叔叔打死了,他的表情又异常兴奋,并仰天哈哈大笑,大喊“我们胜利了!”精彩而幽默的表演博得了阵阵掌声。经过主持人隆重介绍,我才知道,原来啊,他就是原新疆曲艺协会会长、新疆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马爷爷。

接下来表演的是新疆诗词协会会长,他朗诵的是自己创作的诗歌《中华颂》,上部分缅怀了为建立新中国牺牲的革命前辈,下部分讴歌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30年的光辉成就,文采美极了。他朗诵的语气慷慨激昂、语速温婉平和、表情情深意切、动作协调优美,与朗诵的内容和古筝伴奏的音乐节奏融会贯通,把人们带进了一种思念无限的氛围。通过会长伯伯的朗诵,我了解了很多历史事件,也明白了清明节怀念亲人的意义!

在古筝的伴奏下,《法制人生》杂志的一位年轻资深编辑,感人泣下地朗诵了自己创作的《我不是卖火柴的小女孩》,祭奠“5.12”汶川大地震中死难的同胞和亲人。原来,她的家乡就在汶川,她的几位亲人就在“5.1

2”汶川大地震中遇难。今天,通过清明祭颂诗会,祭奠亲人亡灵,并通过自己的长诗,告诉遇难的亲人,她生活得很好,她不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朗诵没有结束,她的脸上已经泪流满面。所有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很多爷爷奶奶叔叔阿姨都偷偷抹眼泪。不知什么时候,爸爸和妈妈的脸上也挂满了泪珠儿,静静地站着,仿佛在哀思已经去世的姥爷、姥姥和奶奶……

受这种特殊氛围的感染,我邀请了四位不相识的小朋友(年龄最小的才6岁),一起上台朗诵《弟子规》,告诉我们已经死去的亲人,幼小的我们没有忘记你们,没有忘记你们传承下来的忠孝礼仪!在清明时节,我们很想念你们!我们表演得很成功,稚嫩的童声,抑扬顿挫的语调,整齐划一的语速,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当我走下台的时候,妈妈抱住我,狠狠地亲了我一口,用一种赞许的口吻对我说:“儿子,你是好样的。今天,姥爷、姥姥和奶奶肯定很高兴,在天堂也在为你鼓掌。”

清明祭颂诗会,用现代科学文化形式,替代了封建迷信焚烧行为,即进行了文化交流,又祭奠了已逝的亲人,并不会由于焚烧纸钱给环境带来污染,更是给我们儿童的一堂意义深远的历史教育课!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