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0年,我已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著名科学家。
一天,我接到了国家科学院寄来的一封信,内容如下:
尊敬的李教授:
您好!我院久仰您的大名,希望您能与我们合作。我院正研究一种可以把人脑换成电脑的技术,遇到困难,所以请您帮忙。
此致
敬礼!
2070年X月X日
中国科学院余院长
“哼,这么简单,”我站起身,“小菜一碟!”我命令助手收拾好行李,乘坐飞机来到了科学院。
“啊,李教授来啦!欢迎欢迎……李教授,您看这项技术……”“非常简单,给我一周时间,保证完成。”“天哪,不愧是知名教授!”余院长惊喜地叫了一声,赶紧恭维道,“真是不同凡响!”“可是,你们要告诉我,发明这项技术是做什么的?”“很简单,就是让那些智商底的孩子们变聪明。瞧,”余院长指着他身后的一位小朋友,“这个孩子就是我们的‘实验品’。”“那好吧,我愿意合作。”
一周后,实验基本完成。那孩子——不,应该称他为“电脑”孩子。“电脑”孩子坐在椅子上,脑袋和一台高级电脑之间有许多条连接线。连接线不停地颤动着,颜色呈深紫。“电脑”孩子正处于昏迷状态,到明天凌晨5点,他就会清醒。而这项技术的好与否,就看“电脑”孩子明天的表现了。
第二天,我和余院长送“电脑”孩子上学。我观察了一下“电脑”孩子,他倒是没什么太大的变化,只是目光十分呆滞。
一路上,“电脑”孩子什么也没说。当快到学校时,一个小女孩跑上来,羡慕地对那“电脑”孩子说:“我好崇拜你,因为你的脑子是‘电脑’,所以你应该比我们都聪明。送你一件礼物——一套军装,你穿了会很帅!记住,我是你最忠实的崇拜者!”“电脑”孩子没有接礼物,而是机械地说:“军装的颜色多为绿色。军装为绿色始于19世纪末期……”围观的人群惊叹不已,拼命地鼓掌。而余院长则红光满面地向大家点头致敬,仿佛自己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时,人群中又冲上来一位大约18岁的姑娘,她以记者的口吻问“电脑”孩子:“聪明的小朋友,请问你此时的心情如何?”“心情?”“电脑”孩子用他那冰冷的声音说,“对不起,没有找到关于心情的资料。”
看着如同机器人一般的“电脑”孩子,我猛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于是,我当即抱起“电脑”孩子,让助手开车送我们回实验室。
我打开实验室的门,立刻动手修改程序,将孩子的“电脑”换回人脑。当我看到人脑和电脑正慢慢换回来时,终于松口气。
“突突突……”这是有人在爬楼梯的声音。不一会儿,余院长出现在我面前,他气喘吁吁(爬楼梯爬的)地问我:“您……怎么……”“难道你没有发觉这项技术有问题吗?我们把孩子的智商变高了,可孩子却没有了自己的思想感情,成了一个机器人!这样做有意义吗?”余院长听了我的话,沉默了……
从此,余院长再也没有提起“人脑变电脑”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