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千秋!前日再读《三国志》,唏嘘感叹不已。丞相古风今何在?今我来思雨霏霏。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无尽的夜空隐去了残阳最后一抹血红。我掩上书卷。
大汉四百年,气数终尽。于是乎,在这苍茫的天地之间,又生起九州风雷。一副波澜壮阔的三国史卷呈现在世人眼前。
天地悠悠,过客匆匆,多少岁月流迁,多少人世沧桑,不灭的是精神,不去的是英雄。而“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诸葛亮永远留在了我心里。
但我越来越感觉到我看不清武侯了。武侯一生智冠群英,可也未能中兴汉室,于五丈原大星陨落、寂然长逝。不得不让人感叹时运未到,长泪沾襟。可更有甚者,考证说诸葛亮只会治政不会用兵。
虽然易中天先生,曾以“心系天下的国士精神”“审时度势的务实精神”“鞠躬尽瘁的负责精神”“公正廉明的法治精神”,高度赞扬诸葛亮的精神风貌。
但这究竟离我太远,我不明白武侯何以天地长存?
直到有一天,我读到《三国志·诸葛亮传》时才明白:“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如此即以为君臣百姓之心欣戴之矣。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
我猛然间觉得,天一下子晴朗了。原来是这样。我不再顾忌那些学者的考证,人们千百年来更敬重的是那武侯的精神——心怀天下苍生,一心为民的精神。他鞠躬尽瘁,只是为了天下太平,民足物丰。
成都的九里堤,据说是他修的;常年派遣官员军士修护都江堰,是他首创;他曾亲自核对校簿,三天三夜……
他的理想化为前进的动力,终日劳伏案牍。于是“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真正的天府之国。
最后只剩下了一个愿望——北伐。
诸葛亮为什么要坚定不移的北伐?是“三顾”和“托孤”的恩情么?我想至少不会是主要的原因。甚至,所谓“以攻为守”的说法,也不该是他本意,他不是一个纠缠于苟延残喘的人。“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这才是那个高瞻远瞩的诸葛亮。
我想他北伐的原因是在隆中之时,刘备与他共同的志向:“欲伸大义于天下”!他要让天下苍生都安居乐业——像在蜀中一样。正因为如此,即便是面对着绝对强大的曹魏,诸葛亮也没有去妥协!他要兴复那曾有过百年治世,人民曾安居乐业的汉室。
于是,他不辞辛苦,六出祁山。在行军之中,他也念念不忘百姓,他说:“普天之下,莫非汉民,国家威力未举,使百姓困於豺狼之吻。一夫有死,皆亮之罪”。就算是在魏国屯兵之时,也是“百姓安堵,军无私焉”。蜀军与敌国的老百姓相处和平,这只有以天下苍生为念且治军有方的人,才能做到。
所以后来说,诸葛亮死后二十年,梁、益之民还在追思,这不仅是四川的百姓,还包括了陕西南部,他屡次征伐地区的老百姓。
只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此时他心中应想的还是天下苍生吧!
五丈原的秋风,萧瑟而起,所有的事情,都要放下了。
肉体终化为一杯土,而灵魂的光芒则可以穿越万世。所以外在的安逸、富贵都转瞬即逝,唯有灵魂的充实方为永恒。
贡献者——天地长存。
一阵清风拂过,我收住遐思。
窗外寒鸦长嘶,天中一轮月儿正明。
人生短短几个秋,不醉不罢休。所有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可历史这条长河淘不尽的是如青松、如傲梅一般的品质。上善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