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对钱的认识1200字

2024-06-16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一) 中学生的金钱观

一个人对金钱的看法往往能反映出其消费的观念及理财的意识。因而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你认为钱是什么东西”的问题,借此来反映出中学生的消费行为的内在依据。调查数据统计,约有40%的学生认为金钱的作用在于满足生活需要,23%的学生选择金钱应多用于积极的慈善事业,做有意义的事情,而认为金钱是用来满足自己随心所欲的要求的中学生竟占了33%。从这一组数据看来,现在中学生对金钱的看法还存在一定的偏差,有相当一部分搞不清他们所掌握的金钱的价值之所在。而这恰好反映出中学生高消费,乱消费的内在原因。

(二)中学生的消费观

中学生一般都有零用钱,但是零用钱的多少不同,来源不同,自由支配的程度不同,使用也不同。所以,我们主要是通过中学生花零用钱的情况来反映出学生的消费观。在问卷中,我们通过设计与此相关的几道题目。从统计的数据看来,71。4%的学生每月都能得到父母给的零用钱,可见,他们的零用钱的来源是稳定的,这为他们的消费提供了物质基础。有47。6%的同学每月的零用钱都50元以下,31%的学生零用钱在50-100元之间,19%的学生零用钱在100—200元之间,9。5%的学生零用钱在200元以上。如果一个家庭的平均月收入是2500元,59。5%的学生每月零用钱50—200元不等,这笔开支不算小。如果说零用钱是消费的稳定基础,那么一定数量的零用钱便是消费的坚实基础。71。4%的学生能够或大多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的零用钱,并且有38。1%的学生是有计划地使用的,还有38。1%的学生是没有计划但能有节制地使用零用钱。可见,现在不少父母对于子女使用零用钱给予很大的支配空间。没有过多地干涉。这也反映出中学生消费时的灵活性、随意性。调查数据还反映出66。7%的人把零用钱用于购买学习用品,35。7%的人用于上网或娱乐。从所占的比例最大的两项消费可以看出,购买学习用品仍然是作为学生的一项最主要的消费,而上网娱乐或许是这个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可能这个数字还会上升的趋势。

对中学生零用钱状况的调查结果呈现出两个特点:经济来源稳定,数量可观。正是由于这两个特点,所以,中学生在消费时可以自由支配、随心所欲,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消费行为。

(三)中学生的理财观

金钱观、消费观和消费行为的综合分析基本上能反映出中学生的理财观念状况。从33%的学生认为金钱是满足自己随心所欲的要求,到大多数学生能够支配自己为数不少零用钱的情况中,消费表现出来盲目性,我们可以看出,中学生的理财能力基本上处于零水平。为了印证这一推断,我们在问卷中还设计了几道理财知识有关问题。如,“你所知道的有哪些投资的方式?” “你曾参加过或通过父母帮助(以父母的名义)哪些投资?” “你会不会正确使用银行卡消费以及使用ATM机?”等问题。从学生回答的结果来看,93%的学生缺乏现代城市生活经常触及的基本经济、金融常识,不清楚自动取款机、银行信用卡的服务功能,另外,虽然不少学生都在银行有着自己的独立帐户,但大多由父母直接管理,对存钱取钱、银行利息计算都没有感性的认识。

那么,是什么原因在根本上影响和左右着中学生的金钱观和消费观,进而导致理财能力差呢?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