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上的“盲人”500字

2024-06-0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盲人,眼睛失明,看不见东西。可是,今年暑假在上海动物园游玩后,我却发现,世界上还存在另一类“盲人”

动物园内猴子很多。赤猴,猕猴,日本猕猴,环尾狐猴……可谓“无猴不有”。他们可爱的样子,调皮的动作,高超的演艺技术,让游客们驻足而观,拍手叫好。闪光灯“咔嚓,咔嚓”的拍不停。有些游人开始当饲养员——给猴子喂起食来。“来,猴子给你一片面包!”“嗨,为何不接住呢?”“妈妈,你投准一点呀!”动物园内,这种声音时常响起。

看着他们喂得起劲,我也想从背包里拿出食物喂猴子。投进去,见到笼子外面挂着牌子上面写着“禁止喂食!”和“爱我,就不要喂我!”我往四周看看,这种警示牌还不少呢!有几张反复列出不可喂猴子的原因:1容易使猴子养成乞讨行为。2。会使猴子营养不均……我再看看笼中的猴子,有几只猴子把手伸出笼子,眼巴巴的看着人们手中的食物。再看看游人,显然他们是注意到了这些明显的牌子,只是没一个人停止给猴子喂食。

“道德上的盲人”,我一下再想起这个词。世界上存在着两类盲人。一种是生活中的盲人,他的眼睛失明了没有办法看到一些事物与行规。另一种是道德上的盲人,他的眼睛在道德上“失明”了,对周围的事物和行规,道德规视而不见,见而不遵,他们放任甚至放纵自己,损坏他人的或者公共的利益。道德上的盲人比生活中的盲人更加可怜,因为他们是心灵失去了光明。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