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日游1000字

2024-06-30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今天我们去游览故宫,我们早早起床,驱车去天安门广场,去参观毛主席纪念堂。经过1个半小时的排队,终于有幸瞻仰毛主席容颜。 出了毛主席纪念堂,我们徒步穿过天安门、端门,进入午门,就进入了故宫。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有房屋9999间半(据最新调查,有房屋8704间),主要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位于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是故宫里唯一一座有11间房子的大殿,屋顶有11个神兽。太和殿金碧辉煌,美轮美奂。太和殿前有5座桥,名叫金水桥,中间的一座桥是皇上走的,两边是皇上亲属的走的,如:王爷等亲属走的。两边是三品以上大员走的。三品以下的大员想见皇上的话,就走宫外的一座小桥进宫。皇帝为了防刺客,在地下铺了15层砖来防刺客挖地道来刺皇上。

大殿前没一可树,原因有二:1。金、木、水、火、土中木克土;2。树多刺客好藏身。听导游讲:“上厕所和下厨房也是有讲究的,上厕所是因为上属水,所以是上厕所;下厨房是因为下属火,所以是下厨房”中和殿是北京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故宫太和殿、保和殿之间。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的地方。凡遇皇帝亲祭,如祭天坛、地坛,皇帝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视祝文,祭先农坛举行亲耕仪式前,还要在此查验种子和农具。

皇太后上徽号,皇帝在此阅视奏书。玉牒告成,恭进中和殿呈御览,同时要举行隆重的存放仪式。保和殿于明清两代用途不同,明代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册立皇后、太子时,皇帝在此殿受贺。清代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赐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场面十分壮观。赐额驸之父、有官职家属宴及每科殿试等均于保和殿举行。每岁终,宗人府、吏部在保和殿填写宗室满、蒙、汉军以及各省汉职外藩世职黄册。清顺治三年至十三年,顺治帝福临曾居住保和殿,时称“位育宫”,大婚亦在此举行。康熙自即位至八年亦居保和殿,时称“清宁宫”。二帝居保和殿时,皆以暂居而改称殿名。清代殿试自乾隆年始在此举行,也就是皇帝面见状元等前三名。

穿过乾清门,来到乾清宫前。明代14位皇帝和清朝的顺治、康熙两个皇帝,都以此地为寝宫。到了雍正年间,雍正为了不让个皇子明争暗斗争夺储君,雍正将储君用满汉两种文字,写出两份,一份自己带,另一份装到“建储匣”内,放到正大光明扁后。坤宁宫是皇后住的房间。御花园原为帝王后妃休息、游赏而建,但也有祭祀、颐养、藏书、读书等用途。我们走出了神武门,对故宫恋恋不舍,有机会一定还会来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