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经典作品—论语知识是人类文明色彩中的绿色,书籍是蕴含着丰富知识的沃土,读书则是所有人精神成长、完美人生的必须。
我最喜欢的经典作品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论语》,论语的真谛是告诉我们要:“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论语》中的一些经典语句使我受益匪浅,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告诉我们:“学过了,再定时地去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不被他人理解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孔子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这句话告诉我们:“做学问好像追逐什么似的,唯恐赶不上;赶上了,学到知识还生怕弄丢了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告诉我们:“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呀!他日夜不停地向前留着。”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商闻之矣: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这句话告诉我们:“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我听说过:死生取之命运,富贵由天安排。君子做事严肃认真,而且不出差错,对待别人恭敬而有礼,四海之内都是兄弟—君子何必担忧没有兄弟呢?论语主要体现了“礼”字和“仁”礼,表现了孔子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孔子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国不遵守“周礼”,闹得一团乌烟瘴气。孔子的礼的核心是“正名”,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子致力于维护三纲五常,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此,当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时,孔子愤怒地说:“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仁,是孔子的道德观,这后来发展成为了他学生孟子的政治主张。
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遵循“礼”,这就便是“仁”了。“仁者爱人”,这里爱的“人”是指上层社会的王室贵族;尊重朝廷贵族,“不犯上”,也说明孔子对“礼”的尊重。此外,孔子还把“仁”当作“人”的标准:“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
《论语》是读不尽的,《论语》的解读也是无穷尽的,不遗余力的研读《论语》将是我成长中一件最大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