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见欲迷人眼1300字

2024-06-16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秋意撩人。纷纷飘扬的落叶灿若夕阳,与早晨的晨曦相映成辉。一路走去,脚下踩着片片落叶铺成的“金色大道”,感觉软绵绵的。不禁想到范仲淹的词: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多么迷人的景象!  
  为什么秋天的树叶会成变黄色呢?对此,我们小组提出了问题:  
  树叶一般都是绿色的,那是因为树叶中的叶绿体含有叶绿素. 叶绿素是存在于植物细胞叶绿体中的一类重要的绿色色素,它能够利用水、空 气及阳光来制造植物所需要的养分。所以植物中含有大量叶绿素。  
  那叶绿素为什么是绿色的?原来绿光对植物最没用,所以树叶的叶绿素不吸收,因此把绿光绝大多数都反射了出去,所以我们看到的树叶就是绿色的。(根据物理规律:透明东西的颜色是由他透射的光的颜色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就是他反射的光的颜色。)  
  根据已学的科学知识,我们想,是不是树叶中也存在一种物质, 它能在特殊的条件下发挥作用,让树叶变成了黄色?  
  有了这一猜想,我和陈则宇便开始收集资料,来证明我们的猜想。  
  我们上网查找了相关资料,但众说纷纭。基本上有三种说法:  
一、“叶绿素怕冷”说:  
  因为叶绿素有个弱点,就是特别怕冷。当秋天的天气渐渐变冷时,叶片里的叶绿素就会越来越少,而叶片里的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却不怕冷,不会消失掉。由于叶黄素和胡萝卜素都是黄色的,所以,秋天的叶片就变黄了。  
二、“叶绿素分解”说:  
  树叶中不但含有叶绿素,还含有黄色、橙色以及红色等其他一些色素。当秋天到 来时,白天缩短而夜晚延长,这使树木开始落叶。在落叶之前,树木不再像春天和夏天那样制造大量的叶绿素,而叶绿素也逐渐分解。这样,随着叶绿素含量的逐渐减少,其他色素的颜色就会在叶面上渐渐显现出来,于是树叶就呈现出黄、红等颜色。  
三、“其他色素形成”说:  
  有些树的叶子,如山毛榉(显示出金黄色),是因为在它的细胞中除黄的色素外,尚有一种褐的色素存在(一般认为是单宁)的缘故;还有一些树的叶子,如红叶(呈现红色),这是因为在它们叶细胞中含有较多的花青素。在深秋的低温下,加上晴朗干燥的天气,更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所以深秋的红叶是“霜重色愈浓”。  
  那么,到底是哪个原因呢?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到底谁最有“理”?仔细一看,发现三种说法皆有一个通点:叶绿素的变化。  
  秋天气温降低、白天短夜晚长是自然的规律,为“叶绿素怕冷”说和“叶绿素分解”说提供了有利证据,而树叶中含有其他色素也是不争的事实,“其他色素形成”说也接近了现实。于是,陈则宇将三类说法进行了梳理、归纳,总结为一点。  
  因为秋天温度降低、昼短叶长,使得叶绿素分解、减少。而存于叶子中的其他颜色的色素不怕冷,甚至有利它们的行成,于是各色的色素便渐渐在叶面上显现出来,最终形成了“秋叶渐欲迷人眼”的景象。  
  通过了这次的探索,不仅让我们贴近了自然,更增长了见识。以后当有人问起“为什么秋天的叶子会变颜色”时,我们就可以自信而开心地说出自己的答案了。  
                         
                     稠州中学 八零九班  
                     陈则宇  毛冰清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