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迷航记(二)3000字

2024-06-16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这是魔术吗?”有人问,是一个蓄八字胡的青年,他是维生循环系统的检查员陈仁兆。  
  詹森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他用心灵感应术道出陈仁兆刚才的秘密:  
  “刚才你为什么偷吻你的太太?但是你又后悔在火星和她结婚,你想另找对象?异想天开哩!你还想找个外星人结婚?”  
  陈仁兆窘了起来,红通通的脸上两颗眼睛骨碌转,他说:  
  “不可能吗?”  
  “那才有意思呀!”另外一位工程师刘汉维说。  
  “别胡扯了。”罗伦凯劝开他们。  
  当然,罗伦凯也知道太空飞行的心理、生理压力,能有适当的方式来发泄也好。21世纪早期的太空人,为了解决性的问题,还煞费周章携带模型哩,那时候太空船还相当落伍,速度很慢,也没有冬眠设备可以停止生物时间,长途的太空旅行是相当寂寞难耐的。  
  指挥官再度下达命令,要各人回到自己的冬眠箱去准备安息。有人提议合唱一首“星空之旅”再去,于是又是一阵欢呼。  
  歌声很快地从每一张兴奋的嘴发出来,在飞离人类家乡这么远的太空深处,人的存在竟是这样壮丽,奋斗创造的信心与勇气是可歌可泣的。  
  我们来自银河系的郊外,要进城去游赏繁华,多么新鲜刺激!  
  人身血液里的铁、牙齿上的钙、基因中的磷,  
  本是数十亿年前的恒星原料所制成,  
  我们是星辰的儿女,  
  就要在星光中跳跃。  
  太阳已远去,隐入灿烂众星里,  
  行程永无尽,天宇任遨游,  
  光线有多快,人也有多快,  
  人是宇宙的荣耀,从大古到永远。  
  歌声止住后,罗伦凯打发他们各自回去冬眠,所有的人慢慢离开了,维生循环系统主任张晓燕负责安置他们冬眠,并命人一一检查设备。  
  银河九号太空船实际上是一颗直径2.2哩的小行星,它使用反引力推进,并且神奇地克服惯性作用,可以瞬间停止、起动、直角转弯,和传说中的飞碟一样,里面的人不会因为瞬间加速而受伤害,它也有自己的重力系统,整个星球船,不断地旋转,制造人体所需要的重力,当它全速飞行,可以接近光速。  
  罗伦凯回到指挥舱,他召集了20位重要干部,对他们做任务指示,出发的忙碌,就算告一段落。他最后说:“我们是要在本银河系寻找可居住的世界,如果我们脱离本银河系,以次光速直向230万光年外的仙女座银河星系飞去,按照地球时间虽然要230万年才可以抵达,但是相对论时间扩张效应10万倍,可以在23年左右抵达,为了避免离开太远,还是在本银河系寻找,在飞行搜索时,必须减速,无法以次光速航行,一旦速度减低,相对论时间扩张效应就会减低,因此,我们每个人必须注意自己的老化过程,珍惜生命,一有差错,说不定一觉醒来已经衰老得不能说话走路了,或是根本醒不来,成了一副木乃伊。  
  所有的人走了,留下罗伦凯,他还要沉思一会儿,他单独坐在脑电仪旁边的椅子上。他通上了电极在自己脑部,使自己进入虚幻美境去陶醉一番,有如20世纪的迷幻药作用,所不同的是,脑电仪不会伤害身体,它有松懈内心压抑的功效,对于长途旅行的太空人特别有益处。另外有一种减低人体新陈代谢、防止老化速度的电子仪器,专供指挥官和高级在管使用,以代替冬眠,它可以使人进入浅睡状态,遇有紧事故,再由机器人唤醒,但效果比冬眠差些,无法完全停止生命,使用时间不宜太长。  
  他憧憬着太阳系的那边,地球上的美丽景色,白云青山,壮阔的野地与一望无际的海洋。他曾在巨型人造卫星太空站上面俯视大地,看见中国大陆与宝岛台湾,亮丽诱人,古老的中国文明曾经一蹶不振,终于在一阵发愤图强后,重新创造了更进步的文明。虽然自己诞生在火星,那儿的环境是人类后来用人工改造的,景色与地球不同,许多地球人都还羡慕住在火星的居民,常常来观光度假,他还是喜欢地球,他怀念那一次的中国之旅,爱好自由和平的中国人民,以他们的智慧和斗志、经过一度剧烈的改变后,多少世纪以来的不断努力,已把中国建设成一副全新的面貌。地球本是人类的原始家乡,如今地球已不可目见。只有太阳成了隐约的遥远光点。  
  他幻想着、思念着、回忆着,那一次从火星回到中国大陆的旅游。他爱上一个女孩子,她是个老师,乌亮的卷发、长睫毛、大眼睛、白皮肤、美好的身段、微笑迷人,露着编贝玉齿。她是江西遂川人。在阳光普照的海滨沙滩,他们玩着泥沙,追逐嘻戏,数着天上的云朵,讲火星上的趣事,中国殖民区开发英雄的伟大而感人的事迹。海洋的呼吸是那海浪的声音,时而咆哮,时而叹息喘气,浪花白得可爱,和天上的云朵相互辉映,天空这样的蓝,海天成一色,一望无垠,壮丽深邃,如诗如画,火星的太阳没有这样大而温暖,光景不同。女孩非常喜欢他,也喜欢他讲的火星上的一切,但是她不能接受一个事实:罗伦凯是一个无性生殖的复制试管人,他是人家的副本,他只是中国太空人罗永福的化身而已。  
  “最少你应该有父亲有母亲才像个人呀!”那个叫李小珍的女孩最会撒娇,她笑着问他,长睫毛下闪动着晶莹的眸光。  
  “这是不得已的。”他回答小珍,心里有一种受辱的感觉。“我生来就是如此,不要怪我!上帝造我就是这样。”  
  “你是人造的人,不是神造的人!”小珍说:“你什么都好,就是这点不好,我爸妈不会喜欢你的,我总要嫁个体面光彩的人,你知道,我们家乡还很古老守旧。你还是再找别的女孩子吧!”  
  小珍的话,直刺他的心坎,使他有一股凄伤怅惘,他不能忘怀相处相爱的美好时光。  
  朦胧恍惚间,他怀念地球上游山玩海的日子,那儿的河山可以称得上如同锦绣,从太空看地球,海洋与陆地被云层隐约遮掩着,蓝亮迷人,光辉夺目。虽然他长期在火星的低引力环境下生活,回到地球很不习惯,走路脚步迟重,动作不能灵活自如,他还是把这个球体视为伊甸园。从多少世纪前,地球人口膨胀到150亿,地球就不再增加人口,被适当地控制住,地球上一度发生非常严重的能源危机、人口爆炸、粮食不足、种族歧视、大气污染、生态不平衡等等问题,早已成了历史陈迹。茫茫星空,无边无际,一片浩瀚广大的迷朦黑暗,只有众星的光亮照耀着旅程。银河九号太空船在星点与星点中穿梭前进……  
  多少世纪以来,人类扩展了生活领域,从地球移民到月球,改变火星、金星的大气层,建设新环境定居下来,疏散地球上拥挤的人口,人类的文明飞跃进展,好奇心与不知足,使人类的脚迹踏遍太阳系每一个行星。  
  银河九号太空船是由火星基地负责策划建造的,从火星派出探险家,前往太空捕捉小行星,而后在火星太空轨道完成建造。利用小行星做船壳的主意,是当时来自地球的台湾科学家颜清南和余金秋,出席火星会议所提出的,这样可以使居住在里面的太空人,有舒适的环境,保持维生系统的循环,能源及食物永不枯竭。会议中有一部分科学家曾主张,将距离火星12.500哩的小卫星戴摩斯改造,成为星际太空船,免得再劳师远征太空,去捕捉小行星,但是戴摩斯卫星直径5哩,在火垦赤道上空轨道以每日绕火星五分之四周西升东沉运行着,对火星殖民地来说,有很好的用途,要把戴摩斯改造成太空船,叫它永远消失不见,火星居民自然不愿意;而且戴摩斯体积也嫌太大了。  
  大空船内的维生系统,设计得很周密,人造大气和加压辅助装置,保持内部空气成分及加压作用,使每平方时有7到14磅的大气压力,其中氧的分压力每平方时3至5磅,其余为氮气的分压。此外,还配合净化系统,保持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气体在空气中有一合宜的浓度,不致伤害人体,通风与湿度都在控制之内,水可以循环使用。  
  这是一项危险而刺激的旅行,志愿参与这次太空壮举的并不踊跃,这不像当初地球上欧洲人移民新大陆一样,也不像从地球移民月球或火星、金星。要跨出太阳系去寻找第二个地球,比原始人凭一叶扁舟飘流海洋去寻找岛屿还要困难千万倍。恒星与恒星间的距离,平均在数光年到数十光年之间,恒星不一定有行星系,即使有,也不一定适合人类环境,像太阳系的火星、金星,是经过许多世纪的改造建设,才适合人类移民定居,更远的海王星、冥王星只能安置观察站。  
  银河九号太空船内,还携带了许多人和动物的胚胎细胞,分别装在试管里面,冷冻保存,必要时可以培育新生命。很久以前,胚胎的保管输送是装在活动物的子宫里面,运到目标星球再取出来培育,现在为了适应长期太空旅行的环境,惟恐母体在旅途发生变化,影响胚胎,一律装在试管里面冷冻保存。  
  罗伦凯醒来的时候,发现有异样,他揉揉眼睛,摇摇晃晃站起来,看看仪器表,太空船停了。  
  “发现了奇怪的东西。”全能机器人说。“就在前面500哩左右的太空,有一个物体发出强烈电讯,好像是智慧生物发出的。我们的电脑都把它记录下来了,还分析不出所以然。”  
  超感应人詹森很快地被机器人第二号唤醒,他来到指挥舱,凝神注视前面的小小发光体有一会儿,他说:  
  “我的感应力有问题,我只能看到一具模糊的人形样子,也许是外星人吧!但是我感觉不到他有生命,好像已经死了。”  
  更多的讯号来到了,电脑将讯号排列组合成图形,再加以翻译,这回很快地得到结果。这是一艘外星人的星际探测船,他们因为机械故障,推进器瘫痪,只余惯性作用在太空飘荡,亟待拯救,里面的太空人生命在冻结状态,如果有别的智慧生物找到他们,必须先看看生命冻结装置是否完好,再进行解冻,使他们复苏,要是死了,也就算了。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