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琦君先生的《泪珠与珍珠》之后,我以为应该有写点东西的必要了。 还记得其中"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的境地吧!人们在涕泪交夹时,总是满怀感恩的心,是最最纯真真诚的。少年人的感情是豪放的,眼泪是滂沱的,而中年人呢,感情是蕴藉的,泪水则是清明的。少年时许多赏心乐事,到中年回想起来,或许会笑,或许会哭,可无论哭或笑,都比亲身阅历过要美。 但是,渡过了十八个春秋,我自然是哭过,也笑过。可是我生来不怕看见泪,本人的热泪也好,他人的呜咽也罢,但是关于几种笑我却会触目惊心,有时以至连呼吸都不敢大声……
人生在世,哭笑本是人情世故,笑是快乐的表示 ,泪是痛苦的表现。可是透过笑我看到了生的悲苦,笑的悲剧情调;透过泪我看到了生的快乐,泪的阳光意味。 当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苦痛缠绕,正要向他人诉说,那时我们平常亲爱的人却用各极无聊的理由来解释我们这穿过心灵的悲痛,看到这深深一层的隔阂,我除开无聊赖的破涕为笑,还有什么别的方法吗?总之,青春是易逝的一段,为了要活着用尽苦心来延长这生命,却又不觉得活到底有何意义,本人并没有享用生活过,黑漆一团活着,更深人静,回头一想,哪可以不吃吃的笑,笑里感到无限的生的悲痛。 莎士比亚的妙句"对着悲痛笑容"便说尽了其中的苦况,传出了笑的悲剧的情调。
泪则是肯定人生的永久坐标。由于生活值得留恋,过去的是春天的日子,所以才有伤逝的清泪。若使生活自身就不值得我们一顾,又哪里会有可惜的情怀呢?当母亲有失子之痛,又免不了伤心落泪。尔后,她便放弃了慈祥和希望,由于她曾经厌倦了人生,心都曾经麻木了。 每当看到人们流泪,或是寂静于丧亲的悲痛中,我总觉得人世值得一活。泪真是人生的甘露,是对人生的肯定,它既能使人感到快乐,又能净化人们的情感,让人们的心灵呈现出十分安康的状态。那种哭泣之后我们难以言状的快感,好似肉体上吸收到新颖的空气一样……
想一想读过的著作里,总是笑里藏泪,叫人好生对生活处处有回甘的快乐。那里也不乏是同情的泪,是泪的结晶吧! 天下最喜欢写泪与愁的诗的莫过于怀春的不知愁少女了吧!他们既写实,却又更深入沉痛,颜色最浓,境地尤高。那大约就是"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当青山被雨水洗濯,显得愈加生气勃勃,而人的良知在经过雨水的洗礼后,也会愈加至纯至善。生命中多下几次雨,便会淘尽灵魂的渣滓,让你沉着地看待生命中的每一次磨练。磨练,忧患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泪水的宝贵在于它是人生价值的表现,是打败灾难的肉体升华。只要阅历了无数坎坷,波折,磨练和忧伤后,才追求到了人生的至宝,这不只是"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的境地, 也是人生的一颗最亮的泪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