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点儿薄薄的凄凉。”这凄凉像浓浓的云雾缠绕,像夏季的细雨绵绵,像红枫的浓妆,像夕下的云彩,带着丝丝不尽的哀愁和凄美。能说它不美吗?可它终究夹杂着凄楚,像维纳斯天生的断臂,在奇美之中留下无尽的缺憾的绝唱••••••
似水芳华,豆蔻怀春,日有所思,也有所寐。锦瑟年华弹奏起不安和躁动的心绪,荡漾着深深期许和无限遐思。不安分和渴望在心中层层叠叠,交织融合,怀揣对世界的幻想和对生命中新生事物的焦切渴望。此时此刻的翠翠心中该有几许几许的悸动和春梦啊!然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着的平淡枯乏的生活,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让翠翠的心徒然陡降,跌落谷底的凄神寒骨,凉彻心扉。温热的夜风拂过,不甘和无奈在她心底无端搅动一池春水。当她举目望见摆渡的爷爷,温柔平静的黄昏,当她听见杂乱的人声虫鸣,当泥土的味道扑入鼻息,是的,她的确缺少了些什么!
好吧!既然现实无法满足自己,那就想象一下吧!想象着“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去找我”让思想放肆地,大胆地想象。翠翠长大了心中的虚荣伸出了它的触须,“得让爷爷找我!对!像遗落了珍宝似的寻我”。以至于最后祖父“无可奈何躺在渡船上”。这是天性中无可指摘的本真和自然,是属于那时的她所具有的最可爱的想法。因为谁也无法去批评一个贪吃的孩子,去责备一个贪玩的家伙一样,这构不成他们的罪过。谁叫他们是孩子呢!保留着、流露着最无邪的贪婪,谁又叫我们是那么爱他们呢?爱他们天使般的心灵和身体。他们身上的一切在我们眼中都是神圣般不堪破坏,像初生的日照刺破了朦胧的云翳,妙不可言!
西边的余晖呵!你可懂翠翠的孤独?当她意识到幻想的故事破碎,内心的澎湃翻涌,谁人能懂!她孤单了,她悲哀了,她甚至是恐惧了。当她突然想起还有一个摆渡船的爷爷和她相依为命时,于是不顾一切的冲向他,仿佛要把所有的无奈和寂寞抛开,在祖父身上寻找所有的依赖。
“爷爷,爷爷,你把船拉回来呀!”
翠翠在呼唤,用灵魂在祈求。
翠翠像被夕阳血洗的溪面一般被孤单、凄凉、无助、恐惧所笼罩,满满的,满满的。这一切充塞在那柔弱稚嫩的心房中,此时此刻,任何声音,哪怕是一声烟杆敲着船边的声响也像锤子般击碎了翠翠一肚子的哀伤。像决堤的洪水般奔泻,无法阻挡,这奔泻的心绪寓形于外,只有泪流满襟。漫长的岁月里,她该是习惯了这般无情的冲刷了吧!翠翠像蚕一样将内心掩藏在窝里,含蓄而内敛,小心而谨慎。
爷爷读不懂翠翠,爷爷能读懂翠翠吗?
爷爷和翠翠之间像是隔了一座城,爷爷不能体会翠翠那少女怀春的期待和闲来无事的无端惆怅;而翠翠的腼腆和羞涩又如何能让爷爷知道她的所思所想呢?
“月光如影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竹篁在月光下变成一片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啭着它的喉咙,不久之间,这小鸟儿又好像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听着爷爷的故事,翠翠心中的那份沉重的东西终究无法挪开,试不去,拂不散,仿佛不远处还能听见翠翠的父亲隔着清清的湖水,淡淡的夜色,对着母亲唱出心中的爱恋,那感情准是很有意思的!她想着,自己怎么就从这歌声中冒了出来呢?
哦!悬崖上肥大的虎耳草呀!谁曾摘了你,谁又将来采摘你?那又软又缠绵的歌儿,是谁又在呼唤呢?翠翠啊!当真是那人唱多久你便听多久吗?那歌里的意思你可明白?
有着玻璃般的心,赤珠透明。但也不免含几粒沙尘,添几分人性,一切至慎至真,一切和情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