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一听到奶奶哼这首古老的歌谣,我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到来了。我迫不及待地跑进厨房,只见餐桌上早已摆着洁白的糯米、碧绿的粽叶、还有深红色的肉块……
我大声喊到:“奶奶,粽子怎么包呀?快教教我,教教我!”奶奶笑着说:“好,好,我这就教你。”只见奶奶拿起两片湿漉漉的粽叶,开始用娴熟的手法包起来。看那!两片粽叶交叉重叠,奶奶用双手紧紧地抓住两端,一起往里凹进去,形状像一个大漏斗,然后抓点米和一块肉放进里面,再用力按一按,然后把粽叶盖住“漏斗”,成了一个四角形。
最后,奶奶捏住粽子,用一根绳子一头咬在嘴里,一手绕着粽子,在上面打几个结,就大功告成了!我试着做起来,拿起两片粽叶,像模像样地交叉在一起,往里一凹,这两片粽叶好像故意跟我“作对”,经常翘出来。我耐着性子,把这个动作做了好几遍,却依然徒劳无功。我泄气了,没有了刚才的高兴劲。
奶奶看见了,和颜悦色地对我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我来教你吧!”在奶奶的正确指导下,我竟然成功地包好了一个粽子。我喜出望外,把粽子捧在手心里,仔细端详着,爱不释手。尽管形状看起来不是很美观,但这毕竟是我亲手做的。
在大家的努力下,粽子全都包好了。粽子们该下锅“游泳”了。只见一个个粽子“扑腾、扑腾”地“跳”入注满开水的锅中后,被盖上了锅盖,开煮了。
半晌,粽子终于煮熟了。掀开锅盖,一股热气飘散开来,像仙女的纱巾在空中飘舞。继而,一阵香气扑鼻而来,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让我觉得馋涎欲滴!终于可以开吃了,我小心翼翼地拨开粽叶,露出了晶莹透亮的糯米,我的“小馋虫”立刻被“钩”了出来,猛地咬了一口,放进嘴里,细细地嚼起来。
那味道香香的、又软又黏,真让人回味无穷啊!
就在这时,我想起了妈妈曾经给我讲过屈原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楚国一直被秦国欺负。楚国大夫屈原不甘忍受随波逐流地活着,到了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终于投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包粽子投进汨罗江,并且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这个故事让我深受感动。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吃着粽子我也不由地唱起了美丽的歌谣,我想端午的习俗一定会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