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奉献之树常青900字

2024-05-19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但人们往往注重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忽略精神文明的建设。我觉得两种文明的发展都源于无私的奉献。因此,奉献在兼顾个人的同时已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

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雷锋“为人民服务”。他们都以无私的奉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进步作出巨大的贡献,被世人称颂。现实生活中其实还有更多人是在默默地奉献,献出自己的力量,构建社会文明的大厦。

有人认为奉献是为了更多地索取。但半个世纪前的雷锋就如一个“傻子”,只知付出从不知索取。奉献的本质就是她的无私性。现在有许多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他们从不张扬自己辉煌的功绩,不向国家伸手搞特殊,他们这种无私的精神,同样是奉献,更是雷锋精神的继承和发扬。这种奉献更深沉、更伟大。

奉献是积极主动的,个人的奉献在于主观愿望的伟大体现。雷锋生前一味做好事、一味奉献正是他“为人民服务”这一主观愿望的体现。他所做的好事没有什么宏大的词汇,却贴近每一个人的心窝。所以他走后,得到人们更多的称赞,同时也将他视为善良与助人为乐的化身。现在“雷锋”这一名字已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代名词。他的贡献已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奉献,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奉献。

现在大批的作家、文艺工作者、思想家,他们也在奉献着自己的思维,奉献着自己的精神力量。这也是国人对“雷锋精神”的诠释与落实。过去一段时间有人曾说:“雷锋出国了”,意思是雷锋精神在国内逐渐消失。直至汶川地震、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活动中仍证明雷锋同志还在国内。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更需要提倡精神文明。正是精神文明为经济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由此可见,精神力量的奉献不可忽视。

我们常把雷锋一生为人民服务的奉献比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间最伟大的奉献也在于此——实在、深入人心。雷锋短暂的一生,辛勤、节俭、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像牛一样普通。这个普通人给我们国人留下了并不普通的精神财富。

奉献不是为了索取,奉献应是自觉自愿的。让我们新世纪的一代青年也都投身到乐于奉献的洪流中吧!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让奉献这棵常青树,永远葱茏、繁茂。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