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家的阳台900字

2024-11-05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奶奶家的阳台不大,除了一个晒衣服的吊架,几个杂物盒,就剩下一地的花草,满室的清香。

北方的冬天太冷,能养活的花却不少。一盆吊兰,两盆芦荟,小巧耐看的玻璃翠,大气葱绿的君子兰,报喜的迎春,傲雪的团菊……最多的是五颜六色、随遇而安的“死不了(儿)”——太阳花。

人老了就养花,这似乎已约定俗成。奶奶年轻时是早出晚归的车间主任,一心只想着搞生产,建“四化”,如今闲下来,便只能专注于这些花花草草了。

岁月流转,花开花落,日子静得似在斑驳日影下等待花开。

“‘死不了(儿)’的种子会在花谢后包在枯朽的花瓣中,一颗一颗,细如沙粒儿,风一吹或被手一捻,就完成了生命的延续。不需施肥,土是最好的养料;不需浇水,雨是最纯净的滋补。来年一开春,便又是一番‘姹紫嫣红’了。”奶奶拿着小铲,如是说。

迎春花开的时候,阳台上最热闹。热烈的粉,吉祥的红,挤着,拥着,将复苏的第一缕喜悦奉献给整个春天。生命是需要展示与奉献的,没有任何一种美是卑微的,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大美。

入冬已久,迎春花早已枯萎凋败。奶奶轻轻地翻着土,仿佛已经看到春的到来。

人有人的生活理念,花有花的成长方式。

刺梅懂得用刺来保护自己,同时也拒绝了别人的亲近。寒冬腊月,一枝独放,孤艳同时也冷峻。是自命清高,还是遗世独立?

喇叭花依附而生,凭借外物攀上高枝儿,将花朵绽放在别的花高不可及的地方。是趋炎附势,还是精通世故?

栀子花香消玉殒之后,依旧暗香浮动。是对尘世的眷恋,还是对生命的至死不渝?

人与花相处久了,究竟是花沾染了人的习气,还是人吸取了花的精神?

同为自然中的生命,不管花懂不懂,人却在花中得到了美的享受,生命的升华。

经历了世事变迁,看多了大风大浪的人,喜欢将晚年寄托在养花上,这些看似无声无语,却有情有义的花草,承载了太多人的喜怒哀乐。

人是应该从花中获取心灵感悟,花也确实能给人以生命的启迪。寻梅于雪后,访菊于霜前,挹荷于露晨,采菲于雨夕。生活中多了花的陪伴,多了对另一个生命的关注,也是对自我生命的充实吧。一如奶奶家的阳台。

编者:这是一篇优雅又蕴含哲理的散文。全文用不少篇幅写花,其实是以花喻人,凸现“生命需要展示与奉献”的主题。长句与短句的搭配,比喻、拟人、设问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表达富于变化,从而增强了感染力。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