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变化,祖国的繁华1100字

2024-06-16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晨光熹微,东方破晓,太阳还未来得及把第一缕阳光 投向大地,勤劳的老农们已经驱赶着默默无闻的牛儿们 行走坑坑洼洼的乡路上。一头头牛儿神气十足的摆着身 们似乎知道自己身上肩负着庄稼收成好坏的重大使命。

五岁回故乡时,总能看到驱赶着牛儿的老农。只见他 们饱经沧桑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两只眼睛就像庄 稼地里的泥土一样浑浊,粗糙的手像蒲扇那么大,每一根 指头都粗得好像弯不过来,皱巴巴的,有点像树皮。他们 不辞辛苦地料理着这片土地,风雨无阻。

已经是黄昏,西下的斜阳撒在水面上,就如玫瑰花瓣 的颜色一样,红得耀眼。老农便和牛儿一前一后地返回, 这时老农们会即兴放歌一曲,在绵延不绝的歌声中,一 天的劳苦已经跑到九霄云外,途中经过一条潺潺流淌的小 河,清脆悦耳的流水声和着老农的曲子,总会让人联想到 渔舟的画面。河边总有几位妇女为这些老农洗着干完农活 换下来的衣服,衣服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图案”,一针 相针“十字绣”虽个不同但又相似,它们已经成为“新三 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标志。

十二岁回故乡时,炎炎夏日之下,庄稼地里密不透 风,蝉声聒噪,让人感觉喘不过气来,故乡的人们习惯了 在阴凉的垂柳下涓涓细流的泉水旁啦呱、忙针线活。听说 农业已经用上了机械化设备。而且故乡的小路已经修的很 平坦了,中巴车已经通到了这里,“嘀嘀嘀……”还没见 车来大家簇拥一块,中巴车的售票员用方言大声喊着:““ (赏)上车啦!集)挤么,有座儿!”大家好不容易才 挤上那辆中巴车,中巴车似乎有些年纪,不停的“晃动"着 车里的人却丝毫没有在意,继续谈论着他们 的家常。伴着他们的笑声中巴车也笑的前仰后合。

时光荏苒,而今回故乡,再也找不到了一辆中巴车 听说它们“退休”了,BRT“上岗”了,站牌前没几个等 ,车的,但是当年那场景又浮现在我的脑海,途中看着窗 外,没有看到碧绿的庄稼地,更没有寻到吃草的牛儿,却 没有了一排排居民楼,排列的是那样整齐,就像一排排威 武的士兵,像一位位俏丽的佳人,像一簇簇竞相开放的花 朵,风景如画,忽然间看到了几辆“老林肯”,中巴车也 在楼前,“退休”后的它还开起了商店,它被装饰成一间 豪华的餐车,每天到那就餐的人络绎不绝。 勤劳朴实的农民们,不,应该是居民们,在这里安居 乐业,在党的领导下,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化,瞧他们那挂在脸上的笑吧,谁不知道他们心里有多高 兴呢? 我站在高处眺望远方,眺望这一片熟悉的土地,眺望 这不断变化的故乡,眺望这如火如荼的发展壮大着的中国。 我目不暇接: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播种,用智慧的大脑畅想, 用滚烫的汗滴浇灌,用诚挚的付出期待。曾经偏僻的角落里 出现了繁华的都市,曾经贫瘠的土地上结满了收获的希望。

清晨的云被镀上金黄色,如同祖国正渐渐变得强大, 闪耀着奋斗岁月里的光辉,我慢慢抬起头,欣赏着……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