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礼仪之邦,向来都很注重文明礼仪,文明礼仪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应该要重视。
文明有“三礼”:礼仪、礼节、礼貌。把这三点做好了,才算得上是文明的人。礼仪就是在我们每个人交通的过程中,以一定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律己敬人,包括言语、穿着、互动等行为。礼节是指我们在社会过程中表示出的尊重、祝颂、致意、问候、哀悼、等惯用的形式和规范。而礼貌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应具有的相互表示敬意,友好,得体的气度和风范。
但又有多少人去做它们呢?
古代人懂得礼仪。杨时、游酢知道在门外等老师醒来再请教问题;四岁的孔融就已经懂得让梨给哥哥姐姐们吃;九岁的黄香在夏日给父母扇风,冬日用自己的体温温暖父母的床;王祥为了满足后母吃鲜鱼的愿望,用自己的身体去融化河面的冰……这些故事是多么让人欣慰啊!
但是现在呢?
现在的人们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要乘电梯不是先出后进,上下楼梯不靠右走,公交车上很少给老人家让位……当然,这只是部分人的做法,还是有很多人也懂得文明。大家也许都看过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个公益广告:一个晨练的青年,一边跑步锻炼身体,一边帮孩子拿下了不小心扔到树上的篮球,还把路边的垃圾扔到了垃圾箱,还帮助一位费力上坡的拉三轮车老人推车。这名青年早晨跑了一路,好事做了一路,快乐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记得我有一次去沃尔玛买早餐。我提着篮子下楼买单,在电梯口看见一位阿姨的篮子倒了,许多人路过看了看,又继续走自己的路。我见到了,就想:现在的人怎么好像帮人很吃亏似的,帮别人捡一下东西都不肯。于是我飞快地跑到阿姨身边,说:“阿姨,我帮您捡吧!”说着就捡起来。阿姨说:“谢谢你,小朋友!”我说:“不用谢,我们之间要助人为乐!”虽然浪费了一点时间,但我仍然很快乐。收银台有很多人,需要排队,我就很无聊地四周望。突然有一个大哥哥趁我不注意插了进来,还以得意的眼神看着我,好像在说:“小朋友你又要等多会喽!”我气愤地对大哥哥说:“哥哥,不可以插队的,这是不文明的行为!”他先是惊讶的看着我,然后看了看周围的人,其他人也以愤怒的眼光看着他。他赶紧低下头,悄悄地走到了队伍后面。做文明的事情高兴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怎么会吃亏呢?
并不是说有能力的人才能做文明的事,许多小事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如:捡起地上的垃圾放进垃圾桶、不随地吐痰、公交车上给老人让位,都是文明的表现。为何有那么少人去做它呢?
文明礼仪要从小学生开始抓起,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做起,让我们从小开始,养成好习惯,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