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中国笑坛出现赵本山、郭德纲、周立波三足鼎立的局面,且郭德纲凭借日隆的名气,大有超赵赶周之势。
听他的相声,让人从始至终感到轻松自在。通俗的语言,贴近生活的题材,扎实的说、唱功底,甚至于那始终如一的大褂儿,都让郭德纲的相声变得“蒜末儿与咖啡同饮,秋水共长天一色”,雅俗共赏。其实,相声的本来面目就是如此,因此,郭德纲的相声不仅成就了他自己,也成全了相声在民间的重新兴起,使相声艺术不再单单通过几台晚会传播。
但一块绿地却成了掀翻黄金马车的一粒小石子。去年,有消息称,郭德纲的别墅侵占公共绿地,并将其改造成自家的后花园。即有记者前往采访报道,不料敲开房门,迎面而来的是郭徒李鹤彪的一顿拳头。不久,郭德纲在相声中声援其徒,大放厥词,称李是打鬼英雄,“记者有时还不如妓女”。公众不免就要质疑,难道记者要揭你郭德纲的短,曝光你的自私行为,就成了“鬼”?而你的徒弟对记者谩骂、殴打,却成了钟馗?对此,央视新闻对郭德纲进行了点名批评,各媒体也称郭德纲为“无德艺人”,传播“三俗”文化,那段时间真可谓名声狼藉。
也许郭德纲不自知的是:虽逞了一时之气,却失了做人的底气,触及了公民基本道德底线,这也就不免引来各路媒体的口诛笔伐。
由此,我不禁联想到了另一个人物——周作人。知堂的小品文巨细皆谈,意蕴丰富,很堪咀嚼,也是我颇为喜爱的。但在日军全面侵华期间,周氏却不顾民族大义,出任伪北大文学院院长,成了华北汉奸政府中的头面人物,终究未能守住当“苏武”的诺言,成了“李陵”,走进了现实中的一片苦雨,亲尝了自煎的苦茶,让人唏嘘不已。究其原因,除了他对日文化的喜爱、信子(周作人妻)的怂恿,我认为最根本的,还是他的性格中少了鲁迅那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凛然正气。
同样,郭德纲的失足也是因为他少了几分正气。郭德纲是由小人物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因而他的作品接地气;但另一方面,也让他沾染了市侩的痞气。正如他所自嘲的,只能在非主流相声界“混”了。总之,他“还没上文化这条道”(余秋雨语),似乎这也是当下许多中国艺人的通病。
当然了,郭德纲的地位是无法和周作人相提并论的,同时郭的错误也还没到关乎民族大义的地步。针对周的错误,毛主席都说:“文化汉奸嘛,又没杀人放火,毕竟懂古希腊语的不多了,养起来”。所以,对于郭德纲,大众和媒体还是要怀一点包容心。
进一步说,大众和媒体的情绪如今已平复了许多,老郭也频繁活动,准备东山再起,但就像在木板上的钉子,起下后上面的凹痕是不能复原的。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以前看过一幅中堂,上面写着顶天立地的“正气”,底下几列小字。有“做人要有一点正气”一句。正气,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的,文艺工作者尤为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