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坐同一辆车,同一时间,走同一条路上学、回家,久而久之,心中会感到单调、乏味。当与同车学生的话越来越少的时候,我选择发沉默,眼睛只是望窗外,希望找到一点新的感觉,然而,我失败了,因为时间是制造单乏味的主力。向窗外看了近一个月后,我几乎能算到几点几分,几号公交车会经过几号路口,当然,那个讨厌的感觉又回来了。
又过了解情况3/7个星期,已经是接近冬天了,就这样,由于单调而感到的闷热丝毫不减,我讨厌这种感觉,但我却拿它没办法。
一日恰逢大雨将至,顿感奇热无比,开车窗一扇,以求半点清凉,行到交叉路口,突感眼前一亮,哈,又多了一道“风景”,于是利用过路的几十秒钟,仔细观察一番,原来是一位乞丐,而且在路口一家关门的药店门口,他堆了好多又脏又破的衣物,被子,以及瓶瓶罐罐——看来仓是准备在这“长驻“了。
尽管是乞丐,但我对他十分感兴趣。又过了几个星期,我发现他与普通乞丐有很大不同,他每天都会起很早,有时整理一下自已的“窝”,有时在看捡来的报纸,有时却在散步,他并不懒,他也想自已养活自已,而不是在街头露宿,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只是无奈。
流浪狗背上一大块毛都脱落了,露出了红色的皮肤,一只耳朵缺了一个角——大概是与别的狗打架时落下的。我想,这想这是它成为流浪狗的原因吧,人们往往只重视外表。
乞丐不同,他很喜欢这只狗,天晴时带它在路边散步,下雨天则轻轻抚摸它,狗与乞丐很融洽,仿佛一对患难兄弟。
一个人生活枯燥,两个就不同,狗虽不是人,但它给乞丐带来了生活的自信。乞丐渐渐开始整理自已的小“窝”,同时也学拾荒卖钱。时间一天天过去,乞丐也开始学用不远的一个公共水龙头擦洗自已,洗衣服尽管别人都讨厌他,都远远避开他。而那只流浪狗背上也渐渐长出新毛,比以前看的顺眼多了。
又过了几个星期,每天上学、放学看作他们已成了我的必需,乞丐似乎已经不是乞丐,因为他已有自已的固定工作——拾荒,现在应该叫他“拾荒者”了,而那只狗也不再是“浪浪狗”,因为它已经有“家”有主人“养”它。
我还想继续看他们生活一点点变好,然而一天的早上,发现他们都有不见了,它们睡觉旁边的墙上还用红笔写了个大大的“拆”字,他们走了,我坐在车中,久久不能回头。
那人,那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