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岳阳楼记1300字

2024-06-26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寒假里,妈妈教我读《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我被文中美妙的诗文深深吸引住了,几遍朗诵后我居然能熟练的背这篇古文了,我查字典,读译文,一遍遍的在脑海里勾勒岳阳楼的轮廓,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之壮观景向。

正月初四晚上,妈妈叮嘱我做好出行的准备,带我去岳阳观看岳阳楼,我高兴极了,我不但学了这么美的文章,还可以亲自去一探究竟,亲眼目睹岳阳之大观。我马上找来地图,查看岳阳的地理位置,在湖南省,我们去要经过江西,湖北,再进湖南到岳阳,跨三省。全家总动员,寒假自驾快乐游,那晚我兴奋的无法入睡。

由于全程没有高速,只能走国道或是省道,春运期间,车潮涌动,一路上巅巅簸簸,初五下午5点半才到岳阳,我们先是在广场上休息片刻,然后在洞庭湖堤边走走。由于天色较晚,阴雾蒙蒙,湖面如烟似雾,一艘艘大轮船停泊岸边,船板中间都有一个象炮筒一样的管子伸展出来,我以为那是炮船,爸爸告诉我:是抽沙的船,八百里洞庭,这里湖面开阔平坦,长江上游有许多沙粒淤积到这里,把沙抽上来用到建筑工地上去,保护了环境,沙粒还可以得到有效的利用。

湖堤栏杆是青石立起来,再用粗大的铁索拉住,青石牌上都刻着来游览岳阳楼文人的诗文,,我一边走着,一边读着,一边感受着。天黑了我们吃了特色湘菜,在“巴陵胜状酒店”休息下来。初六一大清早,我急不可耐的跑到售票大厅,想一睹岳阳楼的芳容。门票也蛮贵的,大人80元/人,小孩40元/人,过了院门,我才发现岳阳楼并不象是“滕王阁”只有一个楼,这里却是同许多小景点组合起来的,岳阳楼如众星拱月般群居其中,她就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洞庭湖之上,太耀眼了!

楼高三层,近经修葺,彩色一新。屋顶与一般房屋的顶不一样,上部份拱起,六角伸展开来翘首以待,我听了导游姐姐的介绍才知道这是盔顶式楼。跨进大门,正壁上映入眼帘的是紫檀木刻的范公《岳阳楼记》,我微微一笑,说:我会背。妈妈严历的训斥道:听听。导游姐姐正在给大家讲这檀木上的书法家张照的生平事迹,书法出名家,非范仲淹的千古名篇不足以点缀此楼,我正感叹着,大家己随着导游姐姐上了二楼,到了楼上,正壁上还是竖立着紫檀木刻的范公《岳阳楼记》,与楼下那个稍有不同是,楼下的字是蓝色的,二楼的字是金色的。

导游姐姐说这才是张照的真迹,还讲了一个富有神秘色彩的故事:张照的这篇佳作曾被高官叫民间书生来仿写,把真迹盗为私有,船出湖口,碰上大风大浪,船没人亡,真正的木刻《岳阳楼记》沉湖底,百年后遇枯水季节,被一渔夫打捞上来,经行家辩认这才是张照的真迹,传说这篇可与王羲之的《兰亭序》比媲美。

噢,我明白了,一楼那紫檀木刻的范公《岳阳楼记》模仿的,二楼这才是真的。经导游姐姐的指点,结合一楼,二楼的字体,还真能看出里面的蹊跷,最叫绝的是张照的书法,一个“之”字,文中出现了7次,可他7个“之”写出了7种姿态,全文用了4种书法体,观光的游客啧啧称奇,张照真不愧为是乾隆皇帝的帝师!

站在岳阳楼上,极目远眺,洞庭湖面雾茫茫的一片,对面的君山若隐若现,洞庭湖上的风吹乱了我的发际,我的眼前出现了范仲淹先生手持美文诵读的模样,呵呵!范仲淹先生能写出千古美文,他深遂的思想,广博的学识值我一生去探索和学习。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