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以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内容,全力抓好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通过宣传学习教育,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增强广大学生的规则意识、法律意识、文明意识和公民意识,塑造言行一致、举止文明、情趣健康的小学生形象。
二、组织领导:
学生行为建设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陈华贤
成员:孟祥红袁世祥麻怀江郭方翔
学生行为建设活动工作小组:
组长:孟祥红
成员:麻怀江张庆孙贵红宁继发李松松
三、总目标:
强化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通过开展学规范、找差距、定措施、改陋习等文明修身系列活动,使学生明确责任与义务,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引导学生遵规守纪,团结互助,在校做个好学生;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在家做个好儿女;诚实守信,遵守公德,在社会做个好公民,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四、时间、范围
时间:2022年11月—2022年12月
范围:全校在校学生
五、实施步骤
(一)学习发动阶段(2022年11月)
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的要求,使学生深刻理解行为规范的意义,明确行为规范的要求,自觉践行规范。
(二)活动实施阶段(2022年12月--2022年8月)
重视日常行为规范的细化、固化和强化,注重抓好养成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根据学校实际、学生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设计具有校本特色的训练内容和活动专题。结合特色学校创建活动的开展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建设,在学生熟知行为规范的基础上,通过加强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把行为规范内化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行为规范教育贴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行为规范教育要从具体细节、小事抓起,如热爱祖国教育要从爱国旗、国徽、国歌做起,从升旗仪式肃立做起;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从教育学生不随地吐痰,不随地扔垃圾,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等等抓起。要通过行为规范教育,增强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确立积极正确的道德标准。
充分发挥教师在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中的教育、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要拓宽教育渠道,创新形式,丰富训练内容,务求教育实效,强化效果辐射延伸,充分发挥学校家长委员会的作用,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体系。
(三)活动内容及活动所达目标:
众所周知,大家有目共睹,当代少年儿童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得天独厚的良好学习环境,他们思维活跃、接触广、见识多,但是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学生中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受到两代人甚至三代人有宠爱,撒娇、任性、自私、不爱劳动,不能刻苦,经受不起挫折,不懂得关心他人的弱点越来越突出,我们必须根据不同情况和特点,进行守则、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逐步形成能力,成为遵纪守法、热心助人、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小学生。
1.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我国的国名、国歌、首都,认识五星红旗、国徽、版图、升旗时要唱国歌、立正行礼。
2.尊老爱幼,友爱同学,热情帮助有困难的人。
3.尊敬老师、长辈,对人有礼貌。
4.孝敬父母,听从教导,主动帮做家务。
5.说话文明,不打扰别人工作、学习和休息,不打架、不骂人。
6.对外宾有礼热情,不围观尾随。
7.不说谎话,言行一致,知错就改,不损坏公物和他人财物,借东西要还,拾到东西要交还失主或交公。
8.爱惜粮食、学习生活用品,不挑食穿,勤俭节约。
9.注意卫生,穿戴整洁,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
10.严格遵守纪律,按时作息,放学按时回家。
11.专心听课,大胆发言,不懂就问,课间做有益的游戏。
12.课后认真复习,按时独立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
13.积极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认真做好两操,注意读写姿势正确。
14.热爱劳动,认真做值日,保持室内外整洁。
15.做能做的事,自己做,学会日常的家务劳动。
16.遵守交通规则,不在公路、铁路、码头玩耍、打闹。
17.遵守公共秩序,乘车、坐船能主动给老幼病残者让座。
18.爱护公共财物、花草树木,保护有益动物。
19.注意安全,不玩火,不做有危险的游戏。
20.远离黄色书刊,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敢于和坏人作斗争。
六、活动途径与措施:
(一)校内实施教育。
1.为实施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我们以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为依托,以主题班队会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组织成立以书记校长、教导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班主任和思品课的教师为实施机构,认真学习思想品德教学大纲,定期召开教研会议,学习有关文件,研究学生在各个时期的动向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存在出现的问题,使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2.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为人师表,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教育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除思想品德课、班队活动课、主题班队会进行教育,还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教育,教师平时促膝交谈,耐心引导,因材施教,促进规范行为的养成,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4.思想品德课的成绩评定,必须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的执行情况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思想道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