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甘肃麦积山的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
介绍甘肃麦积山的导游词范文 篇1
迎着秋风,踏着青草。我们全家人前往天水旅游。而在这次的天水之游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旅游景点便是著名的“麦积山石窟”了。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到达了天水市。住进旅馆,吃过午饭,我们便马不停蹄地赶往第一个旅游目的地——麦积山石窟。
“真是凑巧,刚刚还阳光明媚,现在却已细雨绵绵。唉,下雨可怎么玩呀!”我低声抱怨着。“这你就错了,”爸爸说,“‘麦积烟雨’可是麦积山的一大奇景,一般可碰不到呢!”听了这话,我眼前一亮,盼望着早点看到这“奇景”。
到了麦积山山脚,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远远望去,山体酷似农家麦垛,因下雨形成的雾气,环绕着山头,朦胧的景象给人带来一种神秘的气息,犹如仙境一般。
吸着新鲜的空气,闻着青草的香味,我们徒步走到了麦积山石窟下。
听导游说:麦积山石窟始凿于十六国后秦,经十多个朝代开凿重修,距今约一千六百年历史,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现存洞窟194个,大小造像7200余尊,分泥塑,石雕和石刻造像碑三类,以泥塑为主,素有“东方雕塑陈列馆”的美誉。深厚的民族传统,鲜明的世俗化和浓郁的生活情趣,是麦积山石窟的显著特征。
听着导游的讲解,我们不知不觉走到了山顶(指人能走到的最高处)。看着一尊尊栩栩如生的雕像,我仿佛看到了我们的祖先在这座陡峭的山上,利用他们的智慧,造出这一尊尊神奇的雕像。他们有的在雕刻,有的在上色,有的在固定……总之,到处都有他 们勤劳的身影。
在这么多雕像中,令我赞叹的有两处。首先便是位于山东侧的“西方三圣”雕塑。中间的阿弥佗佛长13米,威严壮观,神形兼备,琉璃珠做的眼睛炯炯有神,衣服上的褶皱做得细致入微,因为在和泥时加入了发丝等材料,使得佛像看起来光滑细嫩,像真的一样。其次就是被称为“东方微笑”的小沙弥。他两眼微闭,嘴巴上翘,头微微低下,显出东方人特有的可爱与含蓄。非常讨人喜欢。
游完麦积山,我心中感慨万分,我们的祖先,利用他们的智慧、勤劳与恒心,为后人留下了这样值得骄傲的文物。而作为龙的传人的我们,更应该将祖先们勤劳朴实,持之以恒的精神发扬光大,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生生不息。
介绍甘肃麦积山的导游词范文 篇2
麦基山风景区位于西秦岭北支的东部,总面积215平方公里,包括麦基山、任贤崖、石门、曲溪、街亭古镇。其中,麦积山石窟最为著名。麦基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因其形状如农家麦垛而得名,悬崖从地面升起,高80米,山陡峭,四周树木环绕,环境宁静。西汉末年,麦积山成为天水著名的肖伟的颐和园。十六国至秦朝(公元384-417年)期间,先开凿石窟,后在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1500多年间开凿改建,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
麦积山石窟有194个洞穴,7200多尊泥塑和石雕,1300多平方米的壁画,尤其是泥塑艺术,被称为“东方雕塑艺术博物馆”。麦积山石窟是中国最美丽的石窟和寺庙之一,其中七佛亭、万佛洞、牛二堂和吉岭最为著名。泥塑形式生动,形神兼备,体现的内容是彻底的世俗化,对生活有着浓厚的兴趣。塑料画技法是不讲究色彩的,特点很明显。麦基山风景区有一个植物园可以参观。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仙人崖、石门、曲溪、街亭温泉一起,于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甘肃麦积山景区导游词三
迎着秋风,踩着草。我家去天水旅游。在这次天水之旅中,著名的麦积山石窟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旅程,我们到达了天水市。在一家酒店住下,吃过午饭后,我们赶往第一个旅游目的地——麦积山石窟。
“真巧,刚才还是晴天,现在却下着毛毛雨。哎,下雨怎么玩!”我低声抱怨。“你错了,”爸爸说。"“麦烟雨”是麦基山的一大奇观,一般人是摸不到的!"我一听,眼前一亮,期待早日看到这个“奇迹”。
在麦基山脚下,新鲜空气扑鼻而来。从远处看,这座山就像一个农场的小麦垛,雨水形成的雾气环绕着山顶。朦胧的场景带来神秘的气息,宛如仙境。
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闻着青草的香味,我们走在麦积山石窟下。
据导游介绍,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十六国,后为秦朝,历经十多个朝代重建,距今已有1600年左右的历史。它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洞内有194个洞,大小雕像7200多尊,分为泥塑、石雕、石雕碑三种类型。泥塑为主,被誉为“东方雕塑展览馆”。麦积山石窟的显著特征是深厚的民族传统、鲜明的世俗化和浓厚的生活情趣。
听了导游的讲解,我们不知不觉就到了山顶。看着栩栩如生的雕像,我仿佛看到了我们的祖先在这座陡峭的山上,用他们的智慧创造出这些神奇的雕像。有些是雕刻,有些是着色,有些是固定的..简而言之,他们在任何地方都很努力。
在这么多雕像中,有两件事让我感到惊讶。首先是山东这边的“西三圣”雕塑。中间的阿弥陀佛长13米,雄伟壮观,神形兼备。琉璃珠做的眼睛明亮,衣服上的褶皱细致,因为掺泥的时候加了头发等材料,使佛像看起来光滑细腻,就像真的一样。然后就是那个叫“东方微笑”的小沙弥。他的眼睛微闭,嘴巴上翘,头微低,表现出东方人特有的可爱和含蓄。很讨人喜欢。
参观完麦基山后,我的心充满了情感。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智慧、勤奋和毅力,为后人留下了这样值得骄傲的文物。作为龙的传人,我们要发扬祖先勤劳、朴实、执着的精神,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生生不息。
介绍甘肃麦积山的导游词范文 篇3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佛阁,是我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架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人能顺利登临所有洞窟。
第44窟造像被日本人称为“东方的维纳斯”。西秦的78窟、128窟的造像的僧衣细致地绘出了图案。建于七十余米高的的七佛阁上塑像俊秀,过道顶上残存的壁画精美绝伦,其中西端顶部的车马行人图,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车马所走方向均不相同,堪称国内壁画构图之经典。
麦积山石窟约自十六国后秦时期创建,历经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各代,历时一千六百余年,都有不断开凿和修缮。因历代地震的缘故,遂将山崖自然分为东崖和西崖两个部分。洞窟现有编号194个。
各时代特点:
1、后秦(公元384-417年):创始阶段--剽悍雄健第74、78窟
2、北魏(公元386-534年):辉煌发展阶段--秀骨清像第115、133窟
3、西魏(公元535-556年):精练提高阶段--秀骨清像第127、121窟
4、北周(公元557-581年):创新阶段--珠圆玉润第4、62、44窟
5、隋代(公元581-618年):新发展期--丰满夸张第37窟
6、初唐(公元618-712年):新发展期--丰满夸张第5窟
7、宋(公元960-1127年):大规模重修期--写实求真第165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