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湖北屈原故里的导游词

2024-11-05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2024湖北屈原故里的导游词(精选17篇)

2024湖北屈原故里的导游词 篇1

  我们现在来到燕天景区的站天门垭。天门垭海拔2328米,距红坪12公里,西南濒东沟、号房,东北与燕子垭对峙,垭两侧危崖叠石,青松、红桦、紫杉、山花杂生其间。209国道从垭口穿越南北,是湖北省境内国道公路的点。每当晴天清晨,云雾弥漫或阳光斜射时,云雾穿过山口,山口若隐若现;阴天,云雾终日不散,汽车白天通过时还要亮灯鸣号。由于时常云遮雾绕,登临此垭如上云天,得名“天门垭”。

  每当雨后初晴,刘享寨西麓的紫竹河谷地带便会风起云涌,有的状如暴发的山洪,有的似从天而降的瀑布,滔滔不绝,汇入云海。有时云海之上会悬起一轮五彩光环,长则2小时以上,短则1刻钟左右。它形似彩虹,点缀在天幕之中,五彩分明,色调柔和,仿佛是一台缓缓滚动的佛辇。当佛辇把人或物摄入光圈之中,人影便若隐若现,头上闪着金光,就像是佛祖再世、神仙显灵。这就是“佛光”。

  由于刘享寨横亘在燕子垭与天门垭之间,海拔2574米,寨上长满原始冷杉林,像一堵耸天的屏风,挡住了东边的流云,燕天段公路的西边,由燕子垭、天门垭、黄龙堰和太平垭四峰相对构成紫竹河谷盆地,每当雨停日出,云雾便汇聚在谷底上空,在冷风的席卷下,形成波澜壮阔的云海。当红日悬挂半空时,光芒照在云雾上,几经折射,紫竹河便形成一个仙界,佛光便夺云而来。

  林海陈兵——刘享寨(传说一演武厅旧址一刘享府遗址)

  在天门垭以北的山峰,就是燕天景区的峰刘享寨,海拔2575。4米,面积3平方公里。刘享寨山势逶迤,石峰耸立,灰白色的石柱在阳光照耀下光彩夺目。相传,明末清初,联明抗清的大顺右果毅将军刘体纯的儿子曾在这里立寨设防,以便与驻兵房县的郝永忠、兴山的李来亨以及驻兵长峰(今堆子、下谷、九湖)的农军刘体纯部互为犄角以抵御清军。这里地势险要,可控房县而扼兴(山)巴(东)。除在该山上设主寨外,西面的东沟、西沟,北面的塔坪、紫竹河都驻有人马,并设卡房盘查行人,设号房警报敌情,还在数十里以外的房县上龛仓坪河设有粮仓,因山路崎岖,行走艰难,运粮入寨时,由兵丁列队以手传粮包的方式搬运,足见人多势众。后农军和南明军失败,刘享寨被毁。

  人造壑口——燕子垭(名称由来一垭口成因)

2024湖北屈原故里的导游词 篇2

  汤池温泉由湖北汤池温泉旅游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建成的,整体占地5000亩,按国家AAAA景区标准建造,集温泉沐浴、休闲保健、生态、红色旅游以及完善的住、餐、娱、购配套于一体的旅游度假休闲景区。

  神农溪,发源于神农架主峰,流经湖北巴东县境内,由北向南穿行于深山峡谷之中,至巫峡口东汇入长江。神农溪是一条典型的峡谷溪流,两岸山峰紧束,绝壁峭耸,溪水在刀削般的峡壁间冲撞,水道曲折,湍急的溪流中有险滩、长滩、弯滩、浅滩六

2024湖北屈原故里的导游词 篇3

  宜昌秭归,位于长江三峡之西陵峡畔,历史上有归乡、归州之称,其中以归州沿用时间最久。它是战国时期爱国主义诗人、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家乡,归州改为秭归也与其有关,《水经注》记载: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曰姊归。三峡工程后,这里又兴起告别三峡旅游热,位于西陵峡畔的秭归也因旅游再次扬名海内外,盛久不衰。

  三峡工程1994年开始兴建,年全线完工,三峡水位因此抬高175米,在改善了航运、发展了水电的同时,也面临原峡江古迹文物被水淹没的问题,为保护这些文物,国家文物局组织多方文物保护机构和进驻工地,开展了对峡江文物的保护、搬迁和复建工作。其中,大量的文物古迹搬迁和复建都放在了秭归新县城凤凰山,即现在的屈原故里。

  秭归,作为屈原的诞生地,其实也是少量争议,但自东晋、北魏以来,历代史学、文学家以及近代屈学家都以各种形式对秭归作为屈原故里进行了明确肯定。尽管如此,还是有极少量声音对此提出质疑,但这并不影响世人对秭归的认可与支持,秭归也以大包容心态对待这些杂音,这也正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秭归深深植根的结果。那么,就让我们也以这种平和的心态、沿着屈原故里观光路来感受这里的屈原文化和峡江文化大餐吧。

  屈原故里,位于秭归新城凤凰山上,与三峡大坝隔江而望,直线距离不过600米,是观赏这座伟大工程距离最短、视角面的地方。为了发扬屈原文化,增加秭归文化底蕴,这里不仅收集发展了大端午、薅草锣鼓等反映巴楚风韵的各类地方民俗,还集中了从三峡库区中抢救搬迁过来的屈原祠、江渎庙、青滩古民居群等为代表的原峡江文化古迹,被国务院认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屈原祠是秭归文物古迹中的重中之重,为保护这座堪称屈原文化的所在,历史上有三次建迁过程,它首建于唐代,原址位于秭归归州城东的“屈原沱”,元丰三年更名为“清烈公祠”,1976年建葛洲坝时迁到归州,正式改名为“屈原祠”,1994三峡大坝开建后,又在现凤凰山上按照原建筑格局进行了改扩建,新建的屈原祠面江而立,雄伟壮观,和国家人曾多次亲临这里指导视察。

  新屈原祠分为山门、东西碑廊、屈原文化馆、屈原衣冠冢等几个部分,最引人注目的是通高20米、歇山重檐、三面牌楼、六柱五间的大山门,色彩鲜艳,雄伟壮观,牌坊正中上方是诗人郭老手书的“屈原祠”三个大字,左右和下方的“孤忠”、“流芳”、“光争日月”几个字也是光彩夺目,光这山门,就能在游客心中产生极大的文化触动。

  屈原祠内,东西碑廊的青石碑上,镌刻的是反映诗人屈原强烈爱国情怀的《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22宏伟巨著,还有历代著名文人颂赞屈原的诗作名;原来矗立在院内的屈原铜像虽现已移至正殿内,仍不失原有的清风两袖、孤忠流芳的悲愤爱国情怀。

  屈原故里牌坊,原存于老县城归州迎和门外,是秭归老城的地标建筑,也是湖北省少有的木结构牌坊,它的历史非常悠久,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牌坊为重檐木结构建筑,四柱三间三楼,琉璃瓦盖顶,在封建礼制非常严格的时代,这种重檐带琉璃顶的建筑非一般人可以享受,可见当时对屈原的尊崇程度。原牌坊位置海拔116米,三峡库区水位上涨以后,由文物保护将其整体编号搬迁到了凤凰山现在的位置。

  屈原故里牌坊,原存于老县城归州迎和门外,是秭归老城的地标建筑,也是湖北省少有的木结构牌坊,它的历史非常悠久,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牌坊为重檐木结构建筑,四柱三间三楼,琉璃瓦盖顶,在封建礼制非常严格的时代,这种重檐带琉璃顶的建筑非一般人可以享受,可见当时对屈原的尊崇程度。原牌坊位置海拔116米,三峡库区水位上涨以后,由文物保护将其整体编号搬迁到了凤凰山现在的位置。

  几乎所有的江河湖泊都有建造祭祀河神的庙宇,以保佑河流两岸天地风调雨顺,百姓丰衣足食,作为华夏民族母亲河的长江自然更为重视,有祭祀“江淮河济”四渎水神的传统,据考证,秭归在北宋时期就有了江渎庙,原址在秭归县新滩南岸桂林村,长峡工程水位上涨以后,整体搬迁到了屈原故里景区内(即今凤凰山)。

  这里的江渎庙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保存完好的木建构四渎庙之一,建筑结构为硬山四合院式,门厅前有小院,配有规范标准的正厅、厢房、偏房和天井,厢房设有楼,厢房外有廊桥。门楣和窗棂,绘有各种花草鸟兽,栩栩如生,精彩绝伦,展示了当时民间精湛的建筑水平和艺术水平。为了保护好这些文物,国家文物局组对其进行整体搬迁过程中,所有的房屋构件全部编号拍照、绘图记录,尽可能保证原貌移动,达到移旧如旧的效果。

  “青滩泄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长江三峡由于江水湍急,船只航行时有很多危险,古代人们就在险要位置留下石刻提醒,同时,为了方便纤夫逆水拉船,还修建了栈道和纤道,这些都是古人与大自然抗争的原始记录,库区水位提高后,这些遗迹大部分被淹没,屈原故里就根据当时的情形复制了纤夫拉纤的场景,供游客参观了解当时三峡人民的生活实景。

  三峡库区曾经有很多带有巴楚特色的民居建筑,尤以青滩民居为代表,它们大多是带有二层阁楼的穿斗式土木或木石结构的建筑,也有一些土家特色的吊脚楼式建筑,古香古色、品味悠长,让人感觉穿越了历史。后来,很多人以为这些古建筑再难见天日,发出过很多感慨,其实,这些古民居中的一些典型代表早已随着文物保护落户在了屈原故里的凤凰山。

  其实屈原故里不仅仅有这些从三峡库区抢救回来文物古迹,还有很多带有屈原和巴楚特色的非遗文化在这里各个角落向游客展示着。《礼魂》、《民间记忆》、《县太爷断案》、《大端午》四出文化大戏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每天都会在景区里轮流上演,以满足大家对屈原文化和巴楚遗韵的探秘了解。

  那些新搬迁到屈原故里的青滩古民居,现在也成了非遗文化的展示舞台之一。湖北省非遗传承人、一人能同时操作15种乐器演奏的老艺人王正双和他的家人们,每天都会在这里为游客奉献几场《薅草锣鼓》、《民间打击乐》的精彩绝活表演;还有即将面临失传的巫术表演等等,让大家大开眼界,不得不真心佩服高手在民间哪。

2024湖北屈原故里的导游词 篇4

  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美丽宜昌!

  不知道你们听说过没有:来湖北是看四人,也就是诗人(屈原)、美人(王昭君)、野人(神农架野人)和死人(荆州博物馆的西汉软体男尸)。而在我们美丽的宜昌就有三人旅游线,也就是诗人、美人和野人。由此可见,宜昌是湖北的精华,今天我们将要去游览的就是精华中的精华——诗人和美人的故乡,也就是屈原故里和昭君故里——秭归。

  趁现在还没到目的地,我先对你们简要的介绍一下秭归吧!

  秭归地处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畔三峡工程坝上库首,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里,也是历史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的故乡。

  秭归历史悠久,是楚文化发祥地之一。境内现存许多关于屈原的遗迹和传说,如归州的屈原祠、衣冠冢、屈原纪念馆、屈原故里牌坊和乐平里的“三间八景”以及纪念屈原的龙舟竞渡、民俗歌舞等。

  秭归的名胜多与屈原有关,秭归县城东门外,矗立着一高大的牌坊,上书“屈原故里”四字,系郭末若手书。旁边还有两块石碑,分别刻“楚大人屈原故里”和“汉昭君王嫱故里”。秭归与香溪之间有一沙滩,传说是屈原遗体安葬处,后取名“屈原沱”。沱上有屈原祠,最早始建于唐朝元和十五年(公元820)。

  每年端午节,秭归人民都要在屈原沱上赛龙舟。这一抚慰屈原忠魂的古俗世代相传并延至今日。

  连秭归地名的由来,传说都与屈原有关。屈原投江后,其姐女嬃赶到汨罗江,将弟遗体打捞起来,亲自护送回家乡。屈姊那深深亲情使乡亲们大为感动,因而将县名改为“姊归”,后来“姊”演变为“秭”了。

  屈原的遗迹和传说特别多,古人曾集为“八景”,诸如照面井,读书洞,玉半三丘等。屈原祠重新修缮后,内有屈原塑像,屈原文物纪念馆,屈原墓,屈原诗文碑廊。

2024湖北屈原故里的导游词 篇5

  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美丽宜昌!

  不知道你们听说过没有:来湖北是看四人,也就是诗人(屈原)、美人(王昭君)、野人(神农架野人)和死人(荆州博物馆的西汉软体男尸)。而在我们美丽的宜昌就有三人旅游线,也就是诗人、美人和野人。由此可见,宜昌是湖北的精华,今天我们将要去游览的就是精华中的精华——诗人和美人的故乡,也就是屈原故里和昭君故里——秭归。

  趁现在还没到目的地,我先对你们简要的介绍一下秭归吧!

  秭归地处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畔三峡工程坝上库首,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里,也是历史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的故乡。

  秭归历史悠久,是楚文化发祥地之一。境内现存许多关于屈原的遗迹和传说,如归州的屈原祠、衣冠冢、屈原纪念馆、屈原故里牌坊和乐平里的“三间八景”以及纪念屈原的龙舟竞渡、民俗歌舞等。

  秭归的名胜多与屈原有关,秭归县城东门外,矗立着一高大的牌坊,上书“屈原故里”四字,系郭末若手书。旁边还有两块石碑,分别刻“楚大人屈原故里”和“汉昭君王嫱故里”。秭归与香溪之间有一沙滩,传说是屈原遗体安葬处,后取名“屈原沱”。沱上有屈原祠,最早始建于唐朝元和十五年(公元820)。

  每年端午节,秭归人民都要在屈原沱上赛龙舟。这一抚慰屈原忠魂的古俗世代相传并延至今日。

  连秭归地名的由来,传说都与屈原有关。屈原投江后,其姐女嬃赶到汨罗江,将弟遗体打捞起来,亲自护送回家乡。屈姊那深深亲情使乡亲们大为感动,因而将县名改为“姊归”,后来“姊”演变为“秭”了。

  屈原的遗迹和传说特别多,古人曾集为“八景”,诸如照面井,读书洞,玉半三坵等。屈原祠重新修缮后,内有屈原塑像,屈原文物纪念馆,屈原墓,屈原诗文碑廊。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的原始形态是庆丰收。五月,是农忙夏收完毕,准备秋收的过渡时间,人们便在这个时间安排一个稍事休整和娱乐的“端午节”。但是为什么一定要安排在这个月的初五呢?这是为了便于习惯能记忆,类如三月三、七月七、九月九。这样就使农事繁忙的这段较长的时间,均匀地安排在三、五、七、九月四个节日休整,也算是“有劳有逸”了。

  到了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难忍亡国之痛,怀才投身汩罗江,这一天也刚好是端午节。从此,这个节日的意义就渐渐让位于对屈原的悼念了。所以也有人称端午节为诗人节。

  龙舟竟渡

  龙舟竞渡的习俗,过去传说是为了拯救溺水的屈原,其实,在屈原未跳汩罗江之前,我国各地就有龙舟竞渡这种水上运动了,但大多不在端午节举行的。《旧唐书·杜亚传 》载:“江南风俗 ,春中有竞渡之戏,方舟前进,以急趋疾进者为胜。”后来为了记念屈原,竞渡的风俗才慢慢集中到端午节的。公元640年,隋炀帝杨广为了要到杨州一游,着官吏督造龙舟及杂船数十艘。杨广自已乘坐的大龙舟,高45尺,长200尺,上层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间两层有120个房间,全部用金玉装饰。还有高三层的龙舟九艘。可以说这是当时最大的龙舟了。北宋时建造的龙舟,无论从大小和结构方面比隋代又有发展。宋代画家张择端的《金明泄争标图》,便描绘了当时皇家乘坐的龙舟的面貌。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还记载了金明池龙舟竞渡的盛况:皇帝与群臣在大龙舟上观看,锦标则插在皇帝的大龙舟附近的水中,一人拧舞旗子,指挥几十艘小龙舟在水面摆出各种船阵。随后,这几十艘小龙舟敲锣打鼓向“标杆”划来,夺得标的便向大龙舟上的皇帝 “山呼拜舞”,整个争标过程气氛十分热烈。

2024湖北屈原故里的导游词 篇6

  磨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东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三面环水,六峰逶迤,既有优美如画的自然风光、众多的奇花异卉,又有丰富的楚文化人文景观,每年接待中外游客100多万人次。

  楚城是进入磨山楚文化游览区的第一个景点。城在先秦时期是国家象征。楚国有城最早见于史册的是楚成王时期,楚成王十六年(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兵伐楚,楚将军屈完以“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御敌于方城之外。方城实为楚国最早依据地形在北疆兴建的长城。而楚国真正“筑城以为民,修廓以为君”的算是楚庄王了。磨山楚城依据楚人喜欢临水居高筑城的特点,按照郢都故城形制而建。城门23.4米,长105米,其中望楼高12.4米,城墙高11米。城门分水门和陆门,都是一门三道,由红砂石砌筑的水门、陆门、城墙、烽火台构成。湖北是梅花的故乡之一。早在秦汉时,野生梅花就散见于大江两岸;唐宋时期栽培梅花盛行一时,至明清,赏梅、咏梅已成时尚。磨山梅园开创于50年代,占地300亩,培育“金钱绿萼”、“大羽”、“骨江垂枝”、“老人美大红”等梅花珍品。磨山梅花与南京的梅花山、上海的淀山湖梅园、无锡梅园并称“江南四大梅园”。

  楚文化旅游区沿磨山第二峰依次展开。1987年动工兴建,历时数年,现已建成开放的景点有楚城、楚市、风标、楚天台、祝融观星雕塑、离骚碑、楚辞轩等。

  1992年花卉协会、梅花腊梅协会将磨山梅园定为“梅花研究中心”。郭沫若写诗赞道:“且喜东湖春到早,红梅万树一起开。”

2024湖北屈原故里的导游词 篇7

  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美丽宜昌!

  不知道你们听说过没有:来湖北是看四人,也就是诗人(屈原)、美人(王昭君)、野人(神农架野人)和死人(荆州博物馆的西汉软体男尸)。而在我们美丽的宜昌就有三人旅游线,也就是诗人、美人和野人。由此可见,宜昌是湖北的精华,今天我们将要去游览的就是精华中的精华——诗人和美人的故乡,也就是屈原故里和昭君故里——秭归。

  趁现在还没到目的地,我先对你们简要的介绍一下秭归吧!

  秭归地处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畔三峡工程坝上库首,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里,也是历史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的故乡。

  秭归历史悠久,是楚文化发祥地之一。境内现存许多关于屈原的遗迹和传说,如归州的屈原祠、衣冠冢、屈原纪念馆、屈原故里牌坊和乐平里的“三间八景”以及纪念屈原的龙舟竞渡、民俗歌舞等。

  秭归的名胜多与屈原有关,秭归县城东门外,矗立着一高大的牌坊,上书“屈原故里”四字,系郭末若手书。旁边还有两块石碑,分别刻“楚大人屈原故里”和“汉昭君王嫱故里”。秭归与香溪之间有一沙滩,传说是屈原遗体安葬处,后取名“屈原沱”。沱上有屈原祠,最早始建于唐朝元和十五年(公元820)。

  每年端午节,秭归人民都要在屈原沱上赛龙舟。这一抚慰屈原忠魂的古俗世代相传并延至今日。

  连秭归地名的由来,传说都与屈原有关。屈原投江后,其姐女嬃赶到汨罗江,将弟遗体打捞起来,亲自护送回家乡。屈姊那深深亲情使乡亲们大为感动,因而将县名改为“姊归”,后来“姊”演变为“秭”了。

  屈原的遗迹和传说特别多,古人曾集为“八景”,诸如照面井,读书洞,玉半三丘等。屈原祠重新修缮后,内有屈原塑像,屈原文物纪念馆,屈原墓,屈原诗文碑廊。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的原始形态是庆丰收。五月,是农忙夏收完毕,准备秋收的过渡时间,人们便在这个时间安排一个稍事休整和娱乐的“端午节”。但是为什么一定要安排在这个月的初五呢?这是为了便于习惯能记忆,类如三月三、七月七、九月九。这样就使农事繁忙的这段较长的时间,均匀地安排在三、五、七、九月四个节日休整,也算是“有劳有逸”了。

  到了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难忍亡国之痛,怀才投身汩罗江,这一天也刚好是端午节。从此,这个节日的意义就渐渐让位于对屈原的悼念了。所以也有人称端午节为诗人节。

  龙舟竟渡

  明代时,龙舟竞渡这种水上运动已经相当普遍。当时出版的一本《武陵竞渡》的书,对这项比赛的规则,诸如竞渡所用的船式,人数等都有详细的记述。

  现在,龙舟竞渡已发展成为一项世界性的体育活动。

  好,现在我们已经到岸了,请大家随我一起下船去感受一下伟人和美人的故乡吧!

  屈原故里

  这里是秭归县香炉坪,大家请抬头看那座高高的牌坊,坊额上镌有郭沫若的手书“屈原故里”。

  秭归历史悠久,是楚文化发祥地之一。境内现存许多关于屈原的遗迹和传说,如归州的屈原祠、衣冠冢、屈原纪念馆、屈原故里牌坊和乐平里的“三间八景”以及纪念屈原的龙舟竞渡、民俗歌舞等。屈原的遗迹和传说特别多,古人曾集为“八景”,诸如照面井,读书洞,玉半三丘等。屈原祠重新修缮后,内有屈原塑像,屈原文物纪念馆,屈原墓,屈原诗文碑廊。

  秭归山川秀丽,风景如画。西陵峡雄奇壮美,还有清澈的香溪河,梭秀的九畹溪、险峭的五指山、神秘的棺木岩更是令中外游客为之倾倒。这些自然景观与展示屈原文化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由秭归出发, 可西进“小三峡”漂流,东到三峡大坝和葛洲坝流览,南入“长阳人”家乡作客,北去昭君故里及神农架探密。 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新建到大坝一公里处的秭归新县城将会成为集三峡大坝雄姿、高峡平湖风光、屈原故里风情、库区移民新城为一体的旅游观光胜地和三峡地区最大的旅客集散中心。

  昭君故里

  昭君故里位于兴山县城东北3公里处,我们现在就到了我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的故乡——宝坪村,又名昭君村,是王昭君的出生地。在西汉时兴山属南郡秭归。宝坪村面临香溪水,背靠纱帽山,群峰林立,崖壑含翠,橘林丰茂,山明水秀,极富诗情画意。村内有楠木井、娘娘井、梳妆台、望月楼等遗迹;近年来,她的家乡又兴建了昭君宅、纪念馆、长廊碑林、汉白玉昭君塑像等,用以纪念凭吊这位以国事为重、富于献身精神、美丽而坚韧的汉代奇女子。这是个山明水秀的好地方。

  王昭君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提起“昭君出塞”、远嫁匈奴和亲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或明妃。汉元帝时被选入宫,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和亲,昭君自愿请行,远嫁匈奴,为民族间的亲善友好作出了贡献。入匈奴后,被称为宁胡门氏(皇后)。后呼韩邪死,成帝又命她“从胡俗”,改嫁复株累单于(呼韩邪大闹氏长子)。在她影响下,其子女及周围的人都努力维护与汉的通好关系,以致“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咏怀古迹》中写道:“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昭君之美,在于既有沉鱼落雁之貌,更具凄楚艾怨之情。而昭君之怨,则是对命运的无奈的怨艾——锁在深宫人不识;向往像寻常女子那样生活,就只能代替皇家骨肉远嫁异邦;思念故土却欲归不能……。当你来到昭君台前凭吊时,便会被这千头万绪的深深的艾怨所包围,满心凄楚抑郁难平。

  这里就是昭君曾经住过的地方,现存的昭君宅是照古图重建的。

  从昭君宅出来,东行百余步,便到了“楠木井”。这是当年昭君姑娘汲水之处。井约一米来深,清澈见底,井水从不枯竭。井底沉有楠木一根,据说还是当年昭君放入的。

  大家请看这条溪水,它叫做香溪。

  传说当年昭君在溪中沐浴,不慎将一颗珍珠遗落在水中,从此溪水变得碧清透明,香气四溢,因而得名“香溪”,也有人将它叫做“昭君溪”。

  从秭归城沿香溪溯流而上10公里,即是三闾乡,再过七里峡,即屈原诞生地乐平里。这里有关屈原的名胜古迹和传说很多,如香炉平、照面井、读书洞、玉米三丘等。在屈原故里还有一奇值得一提。这里的耕牛不穿绳,却能听从指挥。相传屈原从楚都回家,快到家门口时,侍者挑书简的绳子断了,一老农当即把牛鼻绳解下送他,从此以后,这里的牛就不再用牛鼻绳了。

  据说,现在令宜昌人自豪的——不仅有两坝:葛洲坝、三峡大坝;而且还有三人:猿人(长阳)、诗人(屈原)、美人(王昭君)。只知两坝,不知三人,宜昌人便不会认同你。你们知道吗?

  好了,今天的屈原、昭君故里游就到此结束了。欢迎大家的再次光临!再见!

2024湖北屈原故里的导游词 篇8

  在屈原故里还有一奇值得一提。这里的耕牛不穿绳,却能听从指挥。相传屈原从楚都回家,快到家门口时,侍者挑书简的绳子断了,一老农当即把牛鼻绳解下来给他,从此以后,这里的牛就不再用牛鼻绳了。

  屈原诞生在山清水秀的乐平里。屈原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越的政治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大诗人,是三峡里的“第一流才子”。他忧国忧民,最后投汨罗江,以身殉国。屈原留下的《离骚》、《九章》、 《九歌》等光辉诗篇,声贯如今,名扬中外。陈运和诗称“《九章》曲调源于楚天辽阔《九歌》节奏来自泛黄史册”。县名由来:传说秭归县名由屈原而来。屈原有个姐姐,屈原被流放前,她曾特地赶回来宽慰弟弟,其情其景,感人至深。后人为表示对这位贤惠的姐姐的敬意,将县名改为“姊归”,后演变为今“秭归”。

  子规鸟

  秭归鸟即子规鸟。相传为屈原妹妹屈幺姑的精灵所化,每年农历五月,此鸟叫声“我哥回呦!我哥回呦!”以提醒人们做粽子、修龙舟,准备迎接端午佳节,祭祀屈原。

  端午节的原始形态是庆丰收,后因屈原投江这一天刚好是端午节,所以这个节日的意义就渐渐让位于对屈原的悼念,也称“诗人节”。

  每年端午节,秭归人民还在屈原沱上赛龙舟。这一抚慰屈原忠灵的古俗世代相传并延至今日。

2024湖北屈原故里的导游词 篇9

  屈原故里景区位于秭归县新县城,毗邻三峡大坝且直线距离为600米,占地面积约500亩,高峡平湖美景尽收眼底,同时以屈原祠、江渎庙为代表的24处峡江地面文物集中搬迁于此,20__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区主要内容包括以屈原祠为主的屈原纪念景区,以新滩古民居、峡江石刻、峡江古桥等为重点的三峡古民居区,以及屈原文化艺术中心、滨水景观带等景点。

  屈原故里景区开发建设是以激扬屈原文化、追溯峡江楚韵、拥览天筑情怀为主题思路,突出屈原故里文化底蕴,增加文化内涵,把秭归县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与屈原文化资源结合起来,培育和发展具有巴风楚韵的文艺、戏曲、表演和饮食,拓展和发掘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祭祀、娱乐活动和旅游服务项目;同时注重开发具有三峡地方特色的历史文物、宗教文化、民居文化、茶文化等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产品。

  屈原祠是该国家文物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屈原祠原址在秭归归州城东五里的“屈原沱”处,唐代始建,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更名为“清烈公祠”。1976年7月,因葛洲坝水利工程兴建,迁建至归州,更名为“屈原祠”。如今,因三峡大坝建设,新建的屈原祠位于凤凰山的山梁上,面向东南,与三峡大坝正面相对,有山门、两厢配房、碑廊、前殿、乐舞楼、正殿、享堂、屈原墓等建筑组成。

  屈原故里景区的开发建设重在宏扬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屈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把屈原和秭归丰富的文物资源、历史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结合起来,打造三峡文化旅游精品,最终打造成三峡地区文物保护的示范区、全国着名的文化旅游区。

2024湖北屈原故里的导游词 篇10

  屈原故里景区位于秭归县新县城,毗邻三峡大坝且直线距离为600米,占地面积约500亩,高峡平湖美景尽收眼底,同时以屈原祠、江渎庙为代表的24处峡江地面文物集中搬迁于此,20xx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区主要内容包括以屈原祠为主的屈原纪念景区,以新滩古民居、峡江石刻、峡江古桥等为重点的三峡古民居区,以及屈原文化艺术中心、滨水景观带等景点。

  屈原故里景区开发建设是以激扬屈原文化、追溯峡江楚韵、拥览天筑情怀为主题思路,突出屈原故里文化底蕴,增加文化内涵,把秭归县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与屈原文化资源结合起来,培育和发展具有巴风楚韵的文艺、戏曲、表演和饮食,拓展和发掘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祭祀、娱乐活动和旅游服务项目;同时注重开发具有三峡地方特色的历史文物、宗教文化、民居文化、茶文化等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产品。

  屈原祠是该国家文物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屈原祠原址在秭归归州城东五里的“屈原沱”处,唐代始建,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更名为“清烈公祠”。1976年7月,因葛洲坝水利工程兴建,迁建至归州,更名为“屈原祠”。如今,因三峡大坝建设,新建的屈原祠位于凤凰山的山梁上,面向东南,与三峡大坝正面相对,有山门、两厢配房、碑廊、前殿、乐舞楼、正殿、享堂、屈原墓等建筑组成。

  屈原故里景区的开发建设重在宏扬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屈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把屈原和秭归丰富的文物资源、历史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结合起来,打造三峡文化旅游精品,最终打造成三峡地区文物保护的示范区、全国著名的文化旅游区 。

2024湖北屈原故里的导游词 篇11

  平里是宜昌市秭归县的一个四面青山绿水回环的村庄,公元前340年,屈原就诞生在这里,这里是诗祖的根脉。 秭归为屈原的诞生地,最早源于东晋袁山松《宜都山川记》:“秭归,盖楚子熊绎之始国,而屈原之乡里也”。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也引用了袁山松秭归说。唐代文学家沈亚之在《屈原外传》引《江陵志》说:“屈原故宅在秭归乡,北有女须庙,至今捣衣石尚存”。晋庾仲雍《荆州记》及唐王茂元《楚三闾大夫屈先生祠堂铭并序》中都明确指出屈原是秭归人。历代大诗人杜甫、苏轼、苏辙、王十朋、陆游、范成大、王士祯经过秭归后,都留下了讴歌屈原的诗作。现、当代屈学大家郭沫若、游国恩、詹安泰、郭维森、聂石樵、汤炳正都认为秭归为屈原的出生地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上世纪五十年代,郭沫若还为秭归亲笔题写了“屈原故里”四个字。

  秭归纪念屈原遗迹甚多,自唐以来,屈原的诞生地乐平里(现屈原村)就建有屈原庙,朝代更迭,修庙建庙没有停止,现仍保留三闾八景遗迹,纪念屈原的最古老的诗社--三闾骚坛有4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在活动,存有纪念屈原的诗作一万多首。州府、县城代代都建有屈原祠。秭归有全国最大的屈原庙和屈原祠。保留明代屈原石像一座,保留清代与屈原相关的石碑多座。全县竖立有屈原铜像、塑像近10座。民间流传屈原传说48个。全县以屈命名的地名18处,以屈原命名的行政村、镇、小学、中学、纪念馆、艺术团、研究会等约10个,与屈原作品相关命名的诗社14家,以屈原命名的桥梁、街道、建筑、船舶、食品、酒20多个。

  殷商时期秭归为“归”国所在地,“归”,郭沫若认为“当即蜀鄂交界之处夔国”,“其故地在今湖北的秭归县”。西周时期,周成王封熊绎以子男之田,居丹阳,西周晚期至春秋中期为夔子国。今香溪有古夔国城遗址。丹阳,是楚国最早的郢都,是屈原祖先的聚居地。从古至今,在香溪河聚居着庞大的熊氏、屈氏家族。时至今日,熊屈两姓还有近万人伴随居住于两岸。这两姓的起源与楚国的历史是有紧密关系的。香溪岸边万古寺村现仍保留有清代维修过的"屈氏宗祠"。保留古墓一座,铭文记载系屈原后裔。传承民国《屈氏家谱》一部。

  秭归与香溪之间有一沙滩,传说是屈原遗体安葬处,后取名“屈原沱”。沱上有屈原祠。

  秭归还是历史悠久的柑桔之乡,屈原在他的名篇《桔颂》屈原祠中,曾对桔树的形象和性格作过深刻的描写。今天,秭归已成为中国七大柑桔生产基础之一。深秋时节,满目都是柑桔林,青枝绿叶藏红果,如诗如画。

2024湖北屈原故里的导游词 篇12

  这里是秭归县香炉坪,大家请抬头看那座高高的牌坊,坊额上镌有郭沫若的手书“屈原故里”。

  秭归历史悠久,是楚文化发祥地之一。境内现存许多关于屈原的遗迹和传说,如归州的屈原祠、衣冠冢、屈原纪念馆、屈原故里牌坊和乐平里的“三间八景”以及纪念屈原的龙舟竞渡、民俗歌舞等。屈原的遗迹和传说特别多,古人曾集为“八景”,诸如照面井,读书洞,玉半三丘等。屈原祠重新修缮后,内有屈原塑像,屈原文物纪念馆,屈原墓,屈原诗文碑廊。

  秭归山川秀丽,风景如画。西陵峡雄奇壮美,还有清澈的香溪河,梭秀的九畹溪、险峭的五指山、神秘的棺木岩更是令中外游客为之倾倒。这些自然景观与展示屈原文化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由秭归出发,可西进“小三峡”漂流,东到三峡大坝和葛洲坝流览,南入“长阳人”家乡作客,北去昭君故里及神农架探密。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新建到大坝一公里处的秭归新县城将会成为集三峡大坝雄姿、高峡平湖风光、屈原故里风情、库区移民新城为一体的旅游观光胜地和三峡地区最大的旅客集散中心。

2024湖北屈原故里的导游词 篇13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我姓胡,你们可以叫我胡导,在这一天里,你们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找我,我会竭诚为大家服务。

  今天我们参观的是屈原故里。这里是5a级旅游景点,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为了纪念屈原而建成的。请大家随我一起踏上美好的“屈原故里”之行吧!

  一进景区,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这一座座巍峨的建筑——屈原祠。大家跟着我走到第一层,这里刻着“梅兰竹菊”四君子,这是为了纪念他爱国主义的精神。这上面还刻着他写的诗:《离骚》、《九哥》、《天问》……大家紧跟着我来到第二层。左边可以看到屈原世系族谱和他相关的故事。右边有讲述屈原励精图治、忠肝义胆的故事。现在大家跟着我的脚步来到第三层。左边有《屈子远游图》、《端午祭扫图》、《九哥》的图片;右边有抛洒粽子、赛龙舟等照片。

2024湖北屈原故里的导游词 篇14

  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美丽宜昌!

  不知道你们听说过没有:来湖北是看四人,也就是诗人(屈原)、美人(王昭君)、野人(神农架野人)和死人(荆州博物馆的西汉软体男尸)。而在我们美丽的宜昌就有三人旅游线,也就是诗人、美人和野人。由此可见,宜昌是湖北的精华,今天我们将要去游览的就是精华中的精华——诗人和美人的故乡,也就是屈原故里和昭君故里——秭归。

  趁现在还没到目的地,我先对你们简要的介绍一下秭归吧!

  秭归地处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畔三峡工程坝上库首,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里,也是历史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的故乡。

  秭归历史悠久,是楚文化发祥地之一。境内现存许多关于屈原的遗迹和传说,如归州的屈原祠、衣冠冢、屈原纪念馆、屈原故里牌坊和乐平里的“三间八景”以及纪念屈原的龙舟竞渡、民俗歌舞等。

  秭归的名胜多与屈原有关,秭归县城东门外,矗立着一高大的牌坊,上书“屈原故里”四字,系郭末若手书。旁边还有两块石碑,分别刻“楚大人屈原故里”和“汉昭君王嫱故里”。秭归与香溪之间有一沙滩,传说是屈原遗体安葬处,后取名“屈原沱”。沱上有屈原祠,最早始建于唐朝元和十五年(公元820)。

  每年端午节,秭归人民都要在屈原沱上赛龙舟。这一抚慰屈原忠魂的古俗世代相传并延至今日。

  连秭归地名的由来,传说都与屈原有关。屈原投江后,其姐女嬃赶到汨罗江,将弟遗体打捞起来,亲自护送回家乡。屈姊那深深亲情使乡亲们大为感动,因而将县名改为“姊归”,后来“姊”演变为“秭”了。

  屈原的遗迹和传说特别多,古人曾集为“八景”,诸如照面井,读书洞,玉半三丘等。屈原祠重新修缮后,内有屈原塑像,屈原文物纪念馆,屈原墓,屈原诗文碑廊。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的原始形态是庆丰收。五月,是农忙夏收完毕,准备秋收的过渡时间,人们便在这个时间安排一个稍事休整和娱乐的“端午节”。但是为什么一定要安排在这个月的初五呢?这是为了便于习惯能记忆,类如三月三、七月七、九月九。这样就使农事繁忙的这段较长的时间,均匀地安排在三、五、七、九月四个节日休整,也算是“有劳有逸”了。

  到了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难忍亡国之痛,怀才投身汩罗江,这一天也刚好是端午节。从此,这个节日的意义就渐渐让位于对屈原的悼念了。所以也有人称端午节为诗人节。

  龙舟竟渡

  龙舟竞渡的习俗,过去传说是为了拯救溺水的屈原,其实,在屈原未跳汩罗江之前,我国各地就有龙舟竞渡这种水上运动了,但大多不在端午节举行的。《旧唐书·杜亚传 》载:“江南风俗 ,春中有竞渡之戏,方舟前进,以急趋疾进者为胜。”后来为了记念屈原,竞渡的风俗才慢慢集中到端午节的。公元640年,隋炀帝杨广为了要到杨州一游,着官吏督造龙舟及杂船数十艘。杨广自已乘坐的大龙舟,高45尺,长200尺,上层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间两层有120个房间,全部用金玉装饰。还有高三层的龙舟九艘。可以说这是当时最大的龙舟了。北宋时建造的龙舟,无论从大小和结构方面比隋代又有发展。宋代画家张择端的《金明泄争标图》,便描绘了当时皇家乘坐的龙舟的面貌。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还记载了金明池龙舟竞渡的盛况:皇帝与群臣在大龙舟上观看,锦标则插在皇帝的大龙舟附近的水中,一人拧舞旗子,华北地区,指挥几十艘小龙舟在水面摆出各种船阵。随后,这几十艘小龙舟敲锣打鼓向“标杆”划来,夺得标的便向大龙舟上的皇帝 “山呼拜舞”,整个争标过程气氛十分热烈。

  明代时,龙舟竞渡这种水上运动已经相当普遍。当时出版的一本《武陵竞渡》的书,对这项比赛的规则,诸如竞渡所用的船式,人数等都有详细的记述。

  现在,龙舟竞渡已发展成为一项世界性的体育活动。

  好,现在我们已经到岸了,请大家随我一起下船去感受一下伟人和美人的故乡吧!

2024湖北屈原故里的导游词 篇15

  荆门市地处湖北省腹地中心,位于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北部。素有“地接江汉,门锁荆楚”之称,自商周(约公元前16世纪)以来,历代都在此设州置县,屯兵积粮,为兵家必争之地。荆门市为省辖市,现辖京山、沙洋两县和钟祥市、东宝区,掇刀区,屈家岭管理区,总人口近300万,版图面积1.24万平方公里。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汉江水域贯穿全境,焦枝铁路纵贯南北,以207国道、荆潜路、汉宜路为主线运输四通八达,荆门机场的空中客运直达北京,如今,荆门地域既有公路大骨架、水上黄金道、铁路大动脉,又有管道运输线和航空运输线,已是天上地下空中相互交织、交相辉映。

  荆门市是楚文化最早的发祥地之一,被湖北省列为历史文化名城(所辖钟祥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有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4600多年的“屈家岭文化遗址”;被誉为“楚文化地下宝库”的楚汉墓群和全国最大的单体帝陵“明显陵”;1998年发掘出土的“战国女尸”,距今2300多年,仍保存完好,栩栩如生,被国家文物局为“稀世国宝”;城区南郊的掇刀石,曾是三国名将关羽驻兵之地;城区还建有隋代的东山宝塔、建于清代的龙泉书院和“三台八景”,有依山傍水的蒙、龙、顺、惠四大名泉等。

  荆门市是一片隽秀的土地。境内山水宜人,风光旖旎,自然景色多姿多彩,瑰丽如画。全国第八大人工湖漳河水库水质纯清、碧波万顷;此外,还有雄奇险峻、虎距龙蟠的京山空山洞、钟祥黄仙洞;有云蒸霞蔚、钟灵毓秀的大洪山风景区和大口国家森林公园等。

  市境内矿产资源种类众多,储量丰富,磷矿石、煤、石膏、大理石、累托石、重晶石等遍布四乡八壑,品位高、易开采,其中磷矿石开采量和累托石储量均为全国第一,石灰石、石膏储量居湖北省之首,为发展建材、化工等行业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024湖北屈原故里的导游词 篇16

  磨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东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三面环水,六峰逶迤,既有优美如画的自然风光、众多的奇花异卉,又有丰富的楚文化人文景观。它是武汉市最靓丽的旅游休闲胜地。秀丽的山水,丰富的植物,别致的园中园和浓郁的楚风情是磨山景区的四大特点。33平方公里的东湖碧水在她的东西北三面紧紧环绕,使她犹如一座美丽的半岛。在这里登高峰而望清涟,踏白浪以览群山,能体味到各种山水之精妙。充足的雨量与光照,使这里各种观赏树种达250多种,共200余万株,在武汉有“绿色的宝库”之誉。

  磨山是国家风景名胜区东湖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确定的“全国文明风景区旅游示范点”;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年6月正式通过国家ISO14000环境质量认证,正在进入国家ISO14000环境质量示范景区行列。

  古朴、恢宏的楚文化旅游区也在磨山景区内:仿古代章华台而建、可与江南三大名楼媲美的楚天台;反应先秦时期国家象征的楚城城门;被楚人视为真善美化身的凤凰(铜雕);古楚国人进行商贾贸易的楚市;楚国远祖、天文学家祝融(塑像);比泰山御字碑还大、毛泽东手书的“离骚碑”;展观楚国八百年风云历史中的名君、名相、名人、名事的“唯楚有才”雕塑园;记录宋代人袁说友游览东湖的“摩崖石刻”、刘备转运得天下的“郊天坛”、楚国神箭手养由基“一箭定乾坤”的清和桥等。这些景点文化内涵丰富、建筑艺术精湛,在全国独有。

  史书记载:在龙山之阴有法华寺,乃寺僧悟空所建。门外青松四达,暮鼓晨钟不绝于耳。龙山就是今天的磨山。据当地人说,三百多年前,法华寺曾兴盛一时,有几百个和尚,香火甚旺,成为磨山一带著名寺庙。后因血吸虫病流行,法华寺逐渐衰败。(见涂文学:《东湖史话》P97)。有朝一日,磨山法华寺能够恢复的话,将成为东湖一景。

2024湖北屈原故里的导游词 篇17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湖北省地质公园——丹江太极峡景区位于丹江口市石鼓镇,距丹江口城区约38公里,位于汉水北岸。省道丹郧公路横贯东西,东南濒临一碧万顷的.亚洲第一大人工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丹江口水库,西南与道教圣地武当山仅一水之隔;东北与中原四大名刹之一的香严寺仅8公里;西北耸立着鄂豫两省分水岭秦巴山系余脉的太白岩,优越的地理位置助推着这颗“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新星的冉冉升起,景区于20xx年5月开园,并同时举办了首届太极文化节、首届丹江养生鱼宴、华中地区帐篷节、金桔采摘节、原生态篝火晚会等一系列庆典、活动,先后吸引十余万游客前来体验,创造了业界一个又一个神话。

  太极峡景区是湖北省唯一的丹霞地貌地质公园,也是长江以北最大的丹霞地貌区。景区最奇最美的景观首推由青龙山和黄龙山两座山脉环绕而成的“天然太极图”,堪称举世罕见的盛世奇观,神奇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其物华天宝又兼具人杰地灵的特质给世人留下极大的想像空间,随着农家乐餐饮、总裁养心区、水上运动、蹦极攀岩等配套项目的逐步配套,太极峡景区已经成为一个集山水观光、休闲度假和科考探险、运动休闲、高端会议、特色种植、春游写生、怀古资源的旅游目的地,让我们走进钟灵毓秀、自然天成的太极峡吧,去感悟她大器天成、玄妙的太极神韵……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