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搜索:

不动声色

不动声色
拼音 bù dòng shēng sè
简拼 bdss
基本解释 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详细解释

  不动声色

  bù dòng shēng sè

  [释义] 动:变动;声:说话的声音;色:脸色。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也作“声色不动”、“不露声色”。[语出] 宋·欧阳修 《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正音] 色;不能读作“shǎi”。[辨形] 声;不能写作“生”。 [近义] 不露声色 无动于衷 泰然自若 [反义] 不知所措 失魂落魄 手足无措 [用法] 表示在紧急或特殊情况下;说话、神态都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有时也表示“不声不响;不变脸色”的意思。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结构] 动宾式。 [辨析] (一)~和“不露声色”意思基本相同。但~偏重指外部表情;形容态度镇定;情绪冷静;“不露声色”偏重指在喜怒情况下能控制思想感情不使其外露。(二)~和“无动于衷”;都有不为外界所动的意思。但~多用于形容态度镇定、冷静;“无动于衷”还可以形容心肠硬、冷酷或意志坚定。 [例句] 尽管敌机在上空盘旋;他还是~地筹划着作战方案。 [英译] maintain one’s composure

站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