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搜索:

按兵不动

按兵不动
拼音 àn bīng bù dòng
简拼 abbd
基本解释 按:止住。使军队暂不行动。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
详细解释

  按兵不动

  àn bīng bù dòng

  [释义] 按:止住。控制住军队;暂不行动;泛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常用以表示持观望态度而不行动。[语出] 《吕氏春秋·恃君览·召类》:“赵简子将袭卫;使史默往睹之。期以一月;六月而后反。赵简子曰:‘何其久也?’史默曰:‘……其佐多贤也!’赵简子按兵而不动。”[正音] 不;不能读作“bú”。[辨形] 按;不能写作“安”。 [近义] 以逸待劳 裹足不前 [反义] 雷厉风行 闻风而动 [用法] 现多形容接到任务后不肯做;或暂不开展工作。一般作谓语、定语。[结构] 兼语式。 [例句]

  (1)全市生产竞赛已经展开;尚有个别单位~。

  (2)反腐败斗争已在各单位普遍展开;只有个别单位迟迟~。

  [英译] not to throw the troops into battle [成语故事]

  (赵国国君的先人)准备攻打卫国,派史墨去卫国了解情况。

  史墨到卫国后1年才回来,赵简子生气地说:\"为什么去这么久才回来?\"

  史墨说:\"我对卫国情况作了详细了解,所以耽搁久了些。现在卫国国君很开明,辅佐他的贤才又很多,国家治理得很好。攻打卫国还不是时候,我劝您不要轻举妄动。\"

  赵简子听史墨说得有理,便\"按兵而不动\",等待时机。这个成语原来指掌握力量而暂不行动,以等待时机。现在也比喻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

成语故事 春秋末,晋国东部的卫国是个弱小的诸侯国。被迫与晋国结盟,实际上完全听命于晋国,不住地给晋国进贡财物。当时任国君的卫灵公不愿长久处于屈辱的地位,便与齐景公缔结盟约,从而与晋国断绝了关系。晋国执政的卿赵鞅不能容忍卫国背叛晋国的行为,立即调集军队,打算袭击卫国的都城帝丘,以迫使卫灵公屈服。在出发前,他先派...[点击查看详细]
站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