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搜索:

路不拾遗

路不拾遗
拼音 lù bù shí yí
简拼 lbsy
基本解释 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详细解释

  路不拾遗

  lù bù shí yí

  [释义] 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语出] 汉·贾谊《新书·先醒》:“百姓富,民恒一,路不拾遗,国无狱讼。” [近义] 夜不闭户 [用法] 紧缩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形容社会风气好 [例句] 夜不闭户,~,四方瞻仰,称为西方圣人。(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一回) [成语故事]

  秦孝公任用商鞅为重臣,听从他的建议,制定新法,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旧法,实行改革。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商鞅坚决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什么人,只要对国家有贡献,就应该予以奖励。他废除贵族世袭制度,按军功的大小分封不同的爵位等级。他鼓励耕织,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规定生产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由于商鞅积极推行变法,秦国的老百姓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军队纪律严明,士兵们都愿意去打仗。老百姓的生活逐渐富裕。社会秩序安定,民风也变

  得淳朴起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意思就是说人们晚上睡觉都不用关门窗,在路上丢了东西也不用担心被别人捡走。秦国一天天强大起来,各诸侯国都开始畏惧它的国力。

成语故事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做买卖的人途经武阳(今邯郸大名、馆陶一带),不小心把一件心爱的衣裳丢了,他走了几十里后才发觉,心中十分着急。这时候,有人劝慰他说:“不要紧,我们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你回去找找看,一定可以找得到。”丢衣裳的人半信半疑。他心里想:这可能吗?转而又一想,找找也无妨。于是他转身回去,果真找到...[点击查看详细]
站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