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风景美如画-土色土香的和平古镇(上)700字

2024-06-14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走进和平镇,你不能不为其悠长的历史、斐然的胜迹、辈出的人才而感动---  
已成为联络海内外黄氏峭公墓,明末抗清民族英雄、军事家袁崇焕提额的“聚奎塔”,佛教开放点光源寺正在悠悠倾诉4000多年的沧海桑田,20余出人类生活遗址,宋愁思岭摩崖石刻、正泰大夫上官公神道碑、唐镇将上官泊父子的惠安祠、 东门和北门两座谯楼等以及近200幢结比鳞次的古建民居,一条长达一华里完整的青石板古街和数十条卵石铺砌的古巷道正在娓娓数说古镇昨日的风情;五代后唐工部侍郎黄峭,唐将上泊,宋榜眼上官均等各朝重臣;唐中大夫吴崇书,宋上官必克、明上官伯达等书法美术名家以及施鸿、丁时习、张文瑾等众多名儒正在侃侃而谈和平古镇的英才荟萃  这就是和平古镇的景象   这是人们对和平古镇创作的小诗.             江南冷雨北吹斜,            溪浅无舟东向西,    人影百姿映在街。            乳鸭房舍水中嬉。    洁石镜明非打锉,            缥缈阡陌鹅黄带,    但凭千载万家鞋。            古镇笼烟一灿玑。   走进和平镇,你还将为其至今保留的传统文化、古朴民俗以及丰盛特产所叹服----“和平书院”的一脉书香氤氲在乡民的衣袖间,邵南民间尊师重教乐学之风浸润着辛辛学子;原始滩舞、婚庆民俗、稻田养鱼、田埂种豆,古老的民俗风情与稼樯智慧们闪烁着生命与生活的光辉;有“闽酒当以为第一” 之誉的农家水酒, 传统名产“观音茶”、“和平鲤鱼”、“和平豆腐”、“和平米粉”,食在和平的丰饶让后人们体味出久远的挥之不下的闲适与温情。      
无怪乎专家学者们惊叹:“和平古镇是迄今中国保留最好、最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