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四四年七月二十四日,可以用一句诗来形容:愁云惨淡万里凝。清军率军攻入北京明都,崇祯被迫在煤山上自缢。从此,长达二百七十七年由穆斯林统治的明朝,就这样结束了。
身处应天府的朱之瑜不甘心,亡国之恨岂能草草罢休?于是他倾全力纠结不甘亡国志士,组成一个抗清团队。无奈,八个月后事败,同队志士牺牲十之八九,自己侥幸逃脱。
只身逃到刘家港,朱之瑜站在朔风凛冽的港湾上,不禁想起当年郑和就是从这里出发的。当时的明朝是多么强大啊!迁都、修善运河、郑和七下西洋,都只是皮毛的皮毛。而现在,国亡了,又想起了杜甫“国破山河在……”
只得长叹一声,回首过往都只是伤心事,有心复国却无余力。唉,暂且让女真人去吧,看看你将中原治理的如何?
后来他到了日本水户,长居那里讲学,了却余生。虽处他乡,却不忘国家,也难怪鲁迅称他是“明的遗民”了吧。
现代也不乏这样的爱国者,如邓稼先、钱学森和钱三强都是这样的人。他们侨居海外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学成出名之后,美国高薪挽留,却是枉然。
尤其是钱学森,他当时是世界一流火箭专家,在“二战”期间,他与其导师冯•卡门参与了当时美国绝密的“曼哈顿工程”——导弹核武器的研制开发工程,是美国屈指可数的杰出人才。他曾担任过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为了要报效祖国,他决定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回到祖国的怀抱里。但美国政府百般阻挠,海军次长说他可抵五个师,宁愿枪毙他,也不准他离开美国。因此,钱学森在美国被限制自由达五年之久。最终,钱学森先生还是突破重重阻力,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和邓稼先他们一起完成原子弹、导弹的研制,为祖国的强大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历史上此种例子数不胜数,它们传达的正是“绿叶”对滋奍它的“根”的感恩和回报。
2010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