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迎接世博的日子里1500字

2024-06-0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中国素来都享有“礼仪之邦”的口誉。每一个动作,表情都可以体现出文明的音符。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如今,2010年世博会已离我们越来越近了,都可以听到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欢呼,鼓舞。文明之歌也越来越响亮,我身边的一切正悄悄的发生变化。

从“申请世博举办方”,到“筹备世博”,甚至到“世博来临”,这一切仿佛仍然还发生在昨天,在2009年的转折点没有一个中国人不再为世博会尽力尽责。我们要发扬我们的民族精神。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并拥有着久远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和博大精深的文字,哪一样不值得我们中国人为祖国而骄傲、而自豪的?在将近4亿人口的中国,我们就像在沙漠里不起眼的沙子。可是不起眼并不代表我们可以什么都不做,在这个让全中国振奋的日子里,我们迎接着世博--在学校、在城市、在乡村里,我们都随处可见到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到处都有着代表世博会到来的标志。

海宝是一个“人”字形的可爱的娃娃,他代表着地球,代表着海洋和蓝天。现在最流行什么话--当然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咯!如果你不知道,那你就OUT拉!

在迎接世博的日子里--

人们都在做好世博东道主的身份,热情地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观光者,我们不再说不堪入耳的脏话,我们也不再穿不体面的衣服或光着膀子就跑上街:我们也不再在大街上乱喊乱叫;我们在公共汽车上看到老人,小孩,残疾人,孕妇都会积极自觉让座,这些都是文明的象征,礼仪的象征。友好和热情的象征。

在迎接世博的日子里--

我们都想尽我们自己的绵薄之力来号召我们身边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来保护我们的环境--看到地上有垃圾,我们再不会视而不见,而是弯下腰将那可恶的垃圾捡起并扔向垃圾桶:我们会告诉家长,买空调,冰箱等家电要挑选无氟的。因为臭氧层已经遭到了强烈的破坏,我们还会为了世博,多添一份绿色······

在迎接世博的日子里--

我们总会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不要带上引人注目的标志;们不需要特别的褒奖;他们更不需要他人知道他们的名字。他们在迎接世博的日子里,用微笑感染身边的人;用真诚打动对方;用劳动创造美好干净温馨的上海;用汗水换来上海更美好的明天。他们就是我们身边无处不在“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志愿者们。

志愿者的含义每个人都明白,那民工,清洁工,他们何尝不是志愿者呢?在我心中,他们也有微笑,也用了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窗外的景象吸引了我的眼球,忍不住停下手中的笔,高高的脚手架上站着许多的民工,他们穿着厚重的工作服干着简单的事,那混好的水泥涂抹在墙面上。远远看去,这好像一副画,简单却又朴实。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在这个凉爽的秋天里,为了迎接世博,多少民工为城市的美好放弃了自己闲适的生活,我不能为他们做什么,只能默默向他们敬一个注目礼,以此来表达心中的尊敬与感谢。

在迎接世博的日子里--

我们已不再满足仅有的中国话,众所周知,现在的中国每天都有许许多多来自四面八方的外国友人。我们不仅要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还要学习外语。放眼一望,那些赶时髦的老太太,老爷爷都会让儿女,孙女教他们讲一些“怎样用英语和外国友人打招呼”。毕竟,他们也想说一口流利的英文,为祖国争一份光。你看,在迎接世博的日子里,老年人都那么用功,我们为什么不也好好学习英语,用一口流利的英文和外国友人交流,让他们刮目相看呢?

在迎接世博的日子里,我们都有很多事情要做。就像维多利亚女王曾在日记里这样写道:“透过铁门映入眼帘的教室的顶楼,还有那无数挥舞着的手掌,鲜花,雕像以及挤满人的走廊,进入大堂后嘹亮的号声,此种感觉必生难忘······”我觉得我们也可以让世博会成为这样的仪式,可以让上海世博会办得精彩,办得漂亮!

在迎接世博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用灿烂的微笑换来光辉的明天,用美好来证明给外国人看“中国并不差”!

在迎接世博的日子里,让我们努力做到最好!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