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地,我对轻音乐也产生了兴趣,对流行歌曲的狂热也降了许多。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走向成熟的标志,但我知道许多人是由轻音乐进入了成年时代的。在我看来,轻音乐来得要比一切都安静。每个音符都是琴弦微震后的余音,都是空山中不经意的鸟鸣,都是细雨飘入湖里的微吟。
也许就是这种安静吧,才使我对轻音乐有了几分爱意。我是个爱思考的人,什么事情都想深入地研究,而思考最忌的也就是嘈杂了。安静,让朱自清在荷塘的那来回一趟留下了不朽名篇《荷塘月色》;安静,让卢梭在瓦尔登湖畔上道出了深邃的哲理。淡泊宁静,总觉得这是一种妙不可言的境界。我象古人一样,对淡泊宁静有永远的向往。那不是“死”静,是有流水,有鸟鸣,有猿啸的安静。姑苏山寺的钟声是否静得催人入睡呢?雨打芭蕉式的安静毕竟太寂寞,太寒冷了,我也不喜欢。
轻音乐总让人心不在焉。我总会被轻音乐带往陌生的地方。
来到了一个站台上,人潮滚滚。一个年迈的老人蹒跚地走下铁道去,又攀上那边去。最后拿来了一兜橘子。哦,这就是朱自清父亲的背影吧。背影是黑色的,父爱也是暗淡的,难以察觉。它总爱在体贴之后耍几分大男人脾气,在平静过后来一点暴动。父亲如山般沉稳的爱,就喜欢悄无声息地滑过,有时安静地甚至被人所忽略。直到回头一眸,仔细想想,才知道已经失去,后悔莫及。
人事倥惚,一转眼什么都随风而去了。昔日西子的浓妆淡抹总相宜,也随着花朵的凋谢而残败了。繁华的梁园,终究鸦雀成群。古道瘦马,越走越老,也在暗示着物是人非的无奈吧?游子的初行,告别了幼时的伙伴,告别了家中慈母,告别了门前庭院,几十年后回来,一切都无影无踪了。李白更甚,一去不复还。苏轼更悲,在归途中拂手而去。即使回来了,又能快乐吗?一切都已陌生,一切都拒绝了自己,不如不回。
“台州市空空的,天地间仿佛只有他们母子四人。”朱自清这句肺腑之言我一直不能忘记。那等候在门前的母子四人,让整个台州都空无一人,是多么强大的动力。生活压力是必然有的,若有这母子四人,还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继续前走,就是家了。
……
猛然醒过来,觉得自己老了许多。照照镜子,还好,我还是我,什么都还在。在心上蜿蜒流淌着的天籁之音告诉我――希望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