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悲壮,演绎大爱1100字

2024-06-26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一场地震灾难,震颤了中国,惊动了世界:这一天,山川抖动、大地战栗,霎那间的震撼撕碎了绿色的家园,万千幢耸立的大厦化作断壁残垣,无数个鲜活的生命瞬间撒手人寰……更让世人震撼的,是抗震救灾中演绎的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如何通过电影方式表现出这种人间的悲壮与大爱?众多电影工作者进行了探讨。电影《5.12汶川不相信眼泪》可以说在同类题材电影中表现比较突出。

首先,从该片片名来看,简单的数字加上简单的文字,却极具概括力和渲染力。“5.12汶川”,让人眼前立即浮现出一场8.5级地震的重灾场面;“不相信眼泪”,喻示着重灾面前人们并没有被击倒、沉沦,而是团结一心,坚信“人定胜天”,以顽强的毅力和博大的情怀展开自救、互救,与灾难顽强搏斗。“5.12汶川不相信眼泪”,给人一种“悲壮的美与美的悲壮”的联想。

其次,从该片选材来讲,可谓是独具匠心。尽管汶川特大震灾震惊了全世界,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犹如一首气吞山河的悲壮史诗,同样撼动了全世界,这是一个沉重的无法再沉重的题材,丰富的无法再丰富的素材,悲壮的无法再悲壮的场面,但该片导演并没有采取大手笔去将该片拍摄成主旋律式大片或史诗巨片,而是从一个平凡的点面来折射全局,以自己的方式深切缅怀在地震中遇难的同胞,歌颂那些为抗震救灾作出突出贡献的人们,表达对抗震救灾伟大斗争精神的礼赞。于是整个电影情节以一所学校震前震后的状况为主线,讲述其震前震后,在党和政府的全力营救下,在师生自救的顽强与坚持下,战士、学生、家长以及所有能伸出援助之手的人们,在废墟上以顽强的毅力创造出生命奇迹的故事。在温情和肃穆的烛光里展开的情节中,尽情流淌出师生间的爱,家长对孩子的爱,同学间的爱,军民间的爱,手足同胞间的团结友爱……真实还原了灾难的悲壮,生动地演绎人性人情的光辉,彰显民族精神的精魂。

再次,从该片表现手法来看,“纪实”元素很明显。一是作为国内首部反映抗震救灾题材的电影,整部影片以黑白为基调,给人以严肃感,让人牢记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二是影片中采用了大量的纪实性影像资料,这些纪实性影像资料是电影工作者以高度的责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敏感性,在震后第三天赶赴灾区,记录灾情,抢拍得到的镜头。然而正是这些极其珍贵也极其原始的镜头,再加上蒙太奇的手法的充分运用,给该片增色不少,突出了该片的渲染力。三是该片的剧本创作和前期拍摄过程本身就是在余震不断中艰难进行的,影片中的不少演员都来自成都本地,本身对那场灾难以及在灾难中彰显的人性大爱有着深切的体会,影片中所演绎的情节对他们来讲身临其境,所要折射的内涵对他们来讲感同身受。

当然,客观来讲,该片制作中也出现了部分细节漏洞,但这却不影响影片的整体质量,因为观众们看的不是技术,而是真情地演绎。看到的不是故事,而是一种精神、一种爱、一种足以感动中国,感动世界的无疆大爱!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