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慢而优雅地成长1100字

2024-06-05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生命就是不断地成长。

在而今这个“快餐”时代,“快”起来的不仅仅是文化,一切都加紧了步伐,学习要上“速成班”,经济要看GDP,单词速记,婚姻闪结……日复一日步履匆匆,我们真的就创造出应有的价值了么?恐怕未必。在我们宣称重视一切的时候,被我们忽视的,恰恰就是人的本身!

置身于这样一个时代,幸或不幸尚难定论,但就社会成员个人人格的塑造而言,确也有些悲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人都迫切地想要获得成功,便刻意地、不断地“充实”、“完善”着自己,却忽视了人的成长,就犹如作物生长,都需要遵循一种循序渐进的自然规律,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这个父母培养孩子揠苗助长,每个人付出都只着眼回报的时代,社会,已偏离了人之社会,而渐渐趋向一种病态与功利。于是,我们呼吁,让生活节奏慢下来,让成长慢下来,让生命回归到它的本真,让我们共同呼唤一个“慢”时代的到来!

在中国,自古以降,便素有“君子比德于玉”这一说法,意指君子品格坚毅,谦和有礼,正如玉石的质地坚硬,色泽温润。而在我以为,君子与玉石的共性并不止于此,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这二者都需要经过时间的洗礼,方才能最终成就。

玉石在亿万年前便被埋藏地下,缓缓蜕变,才有了那般莹润光泽;君子也只有在多年的人生历练中,慢慢完善自我,才有了这等道德馨香。我们只有在缓步前行中,才能找到自我人格之缺陷,进而弥补,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遍阅古今,几曾见前贤古人是一蹴而就?莫不是在岁月的淘洗之后,方能自同侪之中脱颖而出,留下千古的传说。周代开国太师姜尚,八十拜相,终于辅佐武王建立起千秋功业;至圣孔子,“(年)十有五而志于学”,至“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则为我们生动地展示了一代先贤的成长历程;一代诗圣杜甫,仕途坎坷,在“万方多难”中登临绝巅……这些人与事,莫不为我们昭示着大器晚成的道理。

但是,同时,缓步成长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要谨小慎微,瞻前顾后。人之成长是一个不可逆的自然过程,既然无法改变,我们便不必惶惑,不必囿于未来的难料,只管自信地大踏步上前去,自会有一种雄心自胸中升起,千难万阻,又何惧之?我们只需要顺应天和,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从容不迫地面对生活,自然可以以一种更为优雅的姿态走向未来,自然可以在匆匆的万丈红尘间,寻到真我价值,自然成长。

现今的社会教育,太过急功近利了些,虽说却也有利于国家、民族的发展,但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这样的大道哲理,却又缘何废弃?人之为人,首先是要置身于天地自然的,其次才是社会的,只有自然成长起来的人,才是最契合自然的。

宇宙的自然之美,得见于世间万物。让我们重新审视自身,沿着本该属于我们的路,一步一步坚定地走上前去。成长,便是这般简单;优雅,而缓慢。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