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树·划痕·记忆800字

2024-06-25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大雁飞去了,但苍茫的天际里留下了她冲破流云的缕缕痕迹;昙花凋零了,但人们的记忆里留下了它盛开时的绚烂美丽。痕迹是一种记忆,一种见证。

——题记

老家门前有一排槐树,那是一排很老的树。

小时候,我和朋友们常在槐树下游戏。春来,每棵槐树都开满了洁白的花,那花很是稠密,随风飘落的槐花落在我们身上,甚至布满了大半个山坡。这时,我们会小心翼翼地从地上拾起许多槐花,再装在一个小布袋里,带回家很宝贝地挂在床头,仿佛每天醒来看到它都会格外惊喜。待花谢尽时,槐树的叶子便已繁而密了,我们便又在它繁密枝叶的庇护下不知躲过了多少场大雨。童年的记忆里,总有那一棵棵挺拔且美丽的槐树。

奶奶说,六七十年代,家中的粮食一直不够吃,那一棵棵伟大的槐树变成了家里唯一的靠头。那些个稠密的槐花便成了充饥的对象。一棵棵槐树,不知道又拯救了多少人啊!那时候,农务也异常繁忙,仿佛地里的农活永远也做不完。尤其是夏季,炎热的天气让人们焦躁难安。待到他们坚持不了的时候,他们便会到槐树下乘凉和歇息。一片又一片,一层又一层,厚实的槐叶把阳光遮的严严实实的。有时,人们甚至会折下几束槐树的较嫩的枝丫编成一个帽子,戴上继续干活,折的多了,有些地方便留下一团一团的“疤”,那些“疤”的存在也就证明着那些奉献精神的存在,那些艰苦岁月的存在。今天,家乡人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都过上了幸福富裕的生活,无人在食用槐花也无人再用它的枝丫编帽子了。但那些印记依旧存在,人们每每走过那里,都会不由得多看上两眼,抑或是伸手拍拍槐树那粗壮的树干,怀念着过去那些有槐树相伴的日子。

如盖的槐树下,是我们童年的乐园,是让人留念的那份舒适与阴凉。

到了市里读高中,我回家更少了,前一次回家,发现有些槐树的枝干已经枯死了,黝黑的树枝孤单地在风中摇曳着,是那么的刺眼。槐树下已经没有了昔日的热闹景象,偶尔有几个孩子在树下打闹,但不到一会儿就被父母叫回家做作业去了。

我不知道那些槐树已经在那里站了多少年,也不知道它们还能再站多少年,但那粗壮的枝干上留下的道道划痕却默默的见证和诉说着那些年难忘的记忆。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