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几个月没去爬山了,自从元旦那天和B他们到山上“烤土窑”至今,一直没有机会能体验一把登山的乐趣。那天下午,放学铃响后,K突然很有兴致的问我:“要不要去爬山?”我当即放下周报,说:“le"s go!”等了F一会,然后就三人一道十分兴致的往石壁山走去。
石壁山,我想无需多言,大家心里清楚。往山顶的路都砌上了石梯,而且山路也并不十分陡峭,挺好走的山路,却总觉得这样有失自然本色,登山重在一个“登”字,可是,这样顺着石梯往上爬,又有什么“登”的意味可言呢?好在除了石梯之外,山的本色还是有的。
顺着石梯往上走,沿途可见一些刻有字的石块,这大概是先人游览时留下的字迹吧。一级一级慢慢的往上爬,多少有些“登”的意味,一人说:“两级上比较快!”我说:“登山就得慢才有味道,一级一级走才像在爬山,要是两级两级上,那不成跑了?”于是三人都放缓了脚步,一步步的往上爬。两旁的树木有些不均称,一边枝繁叶茂,一边却秃枝一片是有些奇怪,大概只是特殊罢,再往前走几步,便是盛木长两边,茂叶横遮天了。这时,风把树叶吹得沙沙作响,我们有如身在古战场,闭目静听,可以想像万箭齐发的宏伟场面。也许是树大挡风,虽然被吹的沙沙作响的树叶告诉我们风的劲猛,但我们却丝毫不觉的行之迎风,倒是觉得有些凉爽。
边走边聊着,渐觉有风自一侧袭来,往前再行几步,愈发觉得劲猛,再往前行几步,我们豁然开朗,一片空旷的景象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们不约而同的往一侧跑去。也许,大自然有意在茂密的林间留出这样的一个空隙,让游人一睹河山之壮美,天地之辽阔。而此时此刻,吸引我们的不是这辽阔的江山美景,因为我们清楚“登高博见”,再往前行,视野会更开阔,景色会更令人陶醉。吸引我们的是这劲猛的雄风,我们站在石上,伸展开双臂,迎风而立,对着浩瀚群山,迎着劲爽雄风,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十分空旷,感觉十分的轻松自在,有一种羁鸟归旧林,池鱼返故渊的感觉。平日里的烦恼,登山时的疲惫,都被这劲爽的雄风一吹而尽了。享罢,三人又一同十分兴奋的跨着大步往下一站跑去。
不觉中走到了纳海楼,也许是因为有朋友为伴,也许是因为刚才的那阵劲风,到这个时候,我们一点也不觉得累,而这里已接近峰顶。在纳海楼下,有一石柱,顶着一个巨大的石盘,石柱上写着:“一柱擎天”,K开玩笑说:“这天也忒小了点”,的确,这天不是一般的小。继而前行,登上纳海楼,站在石椅上,打开视野,一览壮丽河山,这才是真正的天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用这一句来形容我此时此刻的感受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一眼望去,众览无余,连绵群山消失在远方白雾遮掩处。黄冈河自西而东横贯大地,有如自九天倾泻而下,直注南海。此时白雾也来凑热闹,挡住了前方的视野,但依然十分开阔,眼前有如一个三维立体模型。忽一阵风吹来,愈发猛烈,我叹曰:“快哉,此风!”而此风,非楚王独享之雄风,而是吾等庶人共享之雄风!
此时为时方早,便决定登山峰顶,“下一程,Let"s go!”遂同往峰顶奔去。于峰顶处所见,所闻,所感与前者无异一二,便不详尽了。
享受着大自然无穷的魅力,和他们共享如此快景,不觉天色已晚。望西方,夕阳明灭林间,枝拱斜阳欲留。言之快意难尽,恨时不足以;夕阳欲落西山,人力所不能挽,遂追夕阳而去。三人聊得不亦乐乎,言之未尽,然天色已晚,必须下山去了,便暂别快景,对山道声再见,追着夕阳下山去了,而快意未尽。
K说:“20年后再忆这段往事,将别有一番滋味!”我想,20年后?想那么远干嘛?那时我们也许早就各奔东西,何时相见,谁知道?但,我相信,真正的友谊是时间所不能冲淡的,20年后共忆这段往事,会是什么滋味,得到时方清楚。
不禁曰:“谁能道永远,但请惜当时。吾等真情谊,岂是虚言?任其天涯海角,地老天荒,尤不忘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