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篇700字

2025-01-2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当年孔子老是问老子问题,终于给他老人家问烦了,于是老子对他说:“现在书本上讲的那一套都没有用了,不要那么锋芒毕露,不如韬光养晦吧。”后来老子真的出关了,不过其原因似乎还是说“以后孔丘就不会叫我先生,只是叫我‘老头子’”。

韬光养晦最早并不是老子说的,唐朝才有这个词,后人给老子作注,觉得这个词形容他还是比较合适的,所以就这样了。所谓韬光,就是老子说的那样,把锋芒收起来。出头的椽子先烂,烂椽子有什么用?若要回到之前的状态,还得将那里砍掉,损伤自己。

中国古典哲学大多数讲的都是如何保护自己。这不能说那些作者们都贪生怕死。保护自己是人之天性,人之天性属自然之性,道法自然,本就无可非议,况在某些时候,一些伤害是不必要的,也是没有道理的。人常说,逆来顺受是奴才,所以人们凭什么老是需要牺牲自己而获得他人的所谓赞扬?赞扬也好,美德也罢,到头来还是要受非议,24孝图就如此。纵然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但有的东西也确实就是不讲道理的。况有时候自己虽是的了赞扬,但觉得还是形如清洁塘的寡妇,觉得得不偿失了。

既然如此,那就韬光而已矣吧。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去过那种哪怕进入兽群大家都不乱,净检着别人剩的渣滓吃。贪生怕死是本性,但是以贪生怕死为基础的贪得无厌也是本性,亦应‘道法自然’。况现在的情况是不但自己不忍心韬光,条件也不允许韬光。系草绳之生活固然逍遥,但不但自己觉得苦,他人也是很不屑的。所以万物均有前提,就像贪得无厌要用贪生怕死为前提一样。

所以说,韬光尽量是相对的。他人噩噩,吾独昭昭,装作噩噩,就叫韬光。

总是,现在看来,韬光还是有好处的。但是,总有一天,人是一定要昭昭的。那么是什么时候呢?一会再说吧。中国是农民之社会,农民之目光未免会短浅。反正,谁要是跟社会作对,似乎没有什么好下场吧?虽是有证据,我仍是不敢肯定。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