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庆参观中山舰1100字

2024-06-10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中山舰简介 中山舰,原名永丰舰,1910年由清政府向日本订购,1912年建成下水,1913年加入中国海军。

1922年,孙中山登临该舰指挥平定陈炯明叛乱。1925年孙中山去世后,为纪念孙中山,此舰改名为中山舰。

1938年10月,在武汉会战中,中山舰与六架日军飞机激战75分钟后,被炸沉于长江金口水域。

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一级文物中山舰被整体打捞出水,经过修复后于2008年重新落户金口。

震撼:舰体保留着累累伤痕 走进展馆一楼大厅,一艘巨大的“中山舰”顿时映入眼帘,船头有清晰的“中山”两个大字, 中山舰是一艘钢木结构的浅水型炮舰,全长62。48米,最大宽度为8。9米,当时官兵编制人数为108名。“1997年中山舰打捞出水后,国家文物局组织专门的专家,历时2年多,按照1925年中山舰命名时的模样复原,同时舰身上还保留着1938年被日军炸沉时留下的累累伤痕,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山舰前望台驾驶舱旁和右舷船板两处,可见凹进去的破损豁口,这是两处原状保存的弹洞,再现了当年中山舰官兵为“保卫大武汉”与日本侵略军浴血奋战的场景。

据了解,1997年中山舰打捞出水后,曾在舰体上发现弹洞六处,右舷船板的弹洞为日本炸弹在水中爆炸后撕开钢板形成,是中山舰沉没的致命伤,其背后为锅炉舱所在地。

见证:孙中山舰上度过55天

中山舰上依次有舰长套房、值班室、厨房、锅炉房、驾驶室、无线电报房等,舰上共配有火炮、重炮、高射机枪、救生艇。

最值得关注的是舰长套房,基本上按历史原状复原陈列,它是中山舰与孙中山直接有关、最为重要的纪念场所。

广州蒙难时期,孙中山先生在此度过他难忘的55天。

罕见:国家一级文物51件

中山舰博物馆陈列了中山舰等文物5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1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价值之高,在中国近现代沉船打捞史上极为罕见。 按照文物类型,分为舰载设施、铭牌证章、生活用品、武器装备四个大类。据了解,舰上的武器装备、舰载设施大部分由德国、英国制造,包括舵盘、压力表、观察镜、水浮标、航海制图仪等等。

这些文物当中还有一辆自行车,据悉,打捞中山舰时,共出水四五辆破损自行车,经过拼装后,局部修复了一辆较完整的自行车。“在当时,能有一辆自行车是非常时尚的。自行车在舰上的用途是购物、送信。

安装在舰上会议室内的电取暖器保存较为完整。据2001年修复中山舰的技师试验,取暖器还可以发热使用。

一代名舰中山舰在其26年的服役过程中,经历了众多历史事件,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见证。1938年10月24日,在“武汉保卫战”中,中山舰与日军飞机激战75分钟后,被炸沉于长江金口。

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山舰被整体打捞出水

追寻中山舰的历史烟尘,瞻仰中山舰的昂首英姿,深切感受中华民族近百年兴衰沉浮历史,深切缅怀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驱和萨师俊抗战英烈。我们这一代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自强不息-奋力崛起·的伟大精神,为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