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周年的变化——食600字

2024-06-2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  
  在改革开放前,人们生活贫困,经常食不果腹或粗茶淡饭,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中央政务院决定采取凭证定量售粮办法,粮票出现了。后来饮食业也实行凭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制品、蔬菜也实行限量供应。这时,正是票证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质短缺的时代,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才能凭票购买一些糕点糖果、干货果品,而且分量都极少。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营养,人们都有些浮肿。  
  可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不但可以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一些象征短缺经济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继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  
  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中华民族会令全世界人民刮目相看!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