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父亲;她,是这位父亲的即将上高三的女儿。
一天晚上,她正在写老师布置的作文,话题是“结合你父亲从前的点点滴滴,为他在你心目中的综合形象评分”。她沉思了片刻,从前的记忆便如洪水猛兽般向她的笔尖袭去……
特点一:“一问三不知”
说明:1。女儿的年龄他不知;2。女儿所在的年级、班级他不知;3。女儿的生日他是哪一天他也不知。
实例:三年前的一天,他带着她去一位熟人家里问点生意上的问题。闲聊时,那熟人问他:“这就是你小女儿啊?挺可爱的,今年多大了?”他想了想,随即皱了皱眉,既而用笑掩饰道:“应该快12岁了,小学毕业了好象是,恩,差不多吧,还有三个月就满12岁了。”熟人点了点头,表示听清楚了。而她却是哭笑不得:“爸,您记错了,还有4天我就满15岁,暑假一结束就上初三了啊!”坐在茶几对面的熟人惊讶无比……
特点二:“坚决不服输”
说明:“若是在竞技场上有这个特点,那连我都回认为这会是一位不甘落后的好父亲,但你绝对猜不到他把这股劲儿用来做什么!
实例:2004年五*一节,上高一的她放假回到了家。就这天晚上,不知道他是在研究涂料原料时遇到弄不清楚还是心血来潮想考考她上课到底有没有认真,他竟然问了个化学问题:“烧碱和纯碱的学名分别是什么?显什么性?Ph是大于7还是小于7?”她其实挺喜欢化学的,特别是金属钠这一章节,学起来特别有滋有味儿,当然这个问题对她来说也就小菜一碟了。“烧碱学名氢氧化钠,化学式是NaOH,显碱性,而且是一种强碱,当然pH值就大于7了;而纯碱学名碳酸钠,化学式是Na2CO3,是一种工业用盐,盐大都是显中性,所以pH值就是等于7。”当她完整地把问题回答出来后以为他会称赞她两句,但她却发现他脸上有几丝不悦的神色闪过,怎么会这样?难道连这个也会让他觉得面子挂不住?应该不会吧!有这么……“那我再问你,”她还没回过神,他的问题又来了,“苯是什么东西?”“苯?
这个也是一种化学物质吗?我还没学过。”事实也是如此,她的确没学过。可他却不跳过这个问题问下一个,反而劈头盖脸就是一阵教训:“没学过?我看你就是一天上课没认真听。这苯是有毒的东西,万一误食了连小命都保不住你知不知道!一天还不认真,不想读你干脆就别读了……”这不,越说越起劲,越说越离谱,越说越激情飞扬。她忍不住辩解:“这个本来就还没学嘛,如老师不教我能自学到这程度。那就让我在家自学得了,何必花钱去学校让老师教?!”而他依然说着他的教……孰不知,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结束后的第一堂化学课上,老师提示到:“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内容是学习一种具有特殊环状结构的有毒的有机物质――苯。”她一听,回戏那国旗那一天除了站着任他训斥啥都没敢做而浪费掉的四个小时时间,直嘟哝着那编书的人怎么不把这一节放到高一下册去。哦,对了,她站着没敢动的原因旧似乎因为他的特点三……
特点三:“专制统治”
说明:1。惟“我”独尊;2。惟“我”独听;3。惟“我”独行。即是他说什么是,什么就是,一切以他的思想为基准。
实例:她不喜欢做家务(这里指的是作饭之类),但她父母工作的时候,晚饭也得由她为一家人准备了,不过凭心而论,她炒的菜调料是下得很准的,该多的不会少,该少的不会多;煮的饭也很适中,该煮多长时间绝不会多一分钟或是少一分钟,这些可都是她妈妈和那些亲戚说的。可是另她非常气愤的是,他经常一吃饭就爱“鸡蛋里挑骨头”,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不该这样,不该那样,全家人吃饭就他一个人边吃边唠叨。要知道,他可是从没下过厨的,平常杀鸡宰鱼都是她妈妈代劳。在她的记忆中,他说某一句话说了不下好几百上千次――哪天我做顿饭出来,到时候你们就知道怎样的饭菜才叫饭菜――可他连一次像样的菜也没见他炒出来过……
备注:“特点三”包括的事情非常繁杂,类似的事件多得就像空气中的尘埃,后来她们都习惯了他的挑三拣四,任他一个人说去,其他人都盯着饭菜吃。这些事件的频率一般在1―2天发生一次――习惯成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