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古今,人们对于言与行的感悟与思考多样。而于我看来,有言出,方成行。
固然,或有人坚信冰心女士所说的“言论的花儿开的愈大,行为的果子结的愈小”。认为言语都是靠不住的,只有行动方能脚踏实地。
然而,毫无言语的行动真的能够持久不变吗?
其实不然,我们试问,一个毫无计划,毫无方向可言的行动能坚持多久?想必这样的行动大多是不长远的。因而,于我看来,言语是行动的风向标。当然,我所说的言并不是浮夸虚无的思想,不是天花乱坠的废话。而是有所斟酌,有所权衡后的有指导意义的话语。
“言”实际上是一门艺术。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到的:“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里的“言”是极好的口才。他通过言语特有的魅力和感染力来说服别人,从而达到一般的行动无法达到的意外效果。而这样的言语,胜于行动,温暖人心,化于无形之中,却使言语成为一门艺术。
言语是一种指导行动的力量,心理学上有这样一种现象是“自我实现的预言”即人们通过不断的告诉自己期待成为的人或者梦想做到的事,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行动,并无意识地为之付出巨大的努力,从而比平常更易达到自己的期望。由此看来,言语对于行动有着很强的指导力量,使人们坚定自信,有心为之,落实行动。
反观当下,许多人固守着默默行动的传统观念,坚持孔子所言“君子欲讷与言而敏于行”的思想,只行不言,使得个人的发展多以沉闷为特色,奉行“沉默是金”的原则,坚决不多说一句话,可长此以往,并不利于社会开放活跃氛围的形成。更甚者,个体不言,社会会变得越来越没有活力和动力,并且难以持久的进步发展。
言与行并非一定对立而不能融合,只是,行动很大程度上受到言语的影响。因而,有没有言,会不会言,如何言好,就显得尤为关键。
综上而论,行动受到言语的认识所引导所规范,有言出,方能促进行动促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