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春雨是柔软的,柔软的像母亲的手,柔软的可以渗透我们身体的每一处缝隙。
两个礼拜了,儿子还没有回来。以往的周末,儿子都会回家探望多病的母亲。可这回,他没有回来。村人们讲,儿子功课太忙,抽不出空来。可母亲怎么也不会想到,儿子与人打架,进了少管所。他不敢回来面对母亲。母亲坐在门口的石阶上,倚着门槛,守望着许久未归的儿子。其实,说是“望”,也不过是母亲用那双灰暗的眼睛固执的对着前方。
两年前的夏天,儿子考上了镇上的一所高中,开学前的头一天,学费还没有凑齐,母亲就上山去采山药,从一个挺高挺险的地方摔了下来,从此,黑幕就降下了。儿子跪在地上,抱着母亲的腿哭着说:“娘,娘……,儿子今后一定好好学习。将来出息了,接娘进城 住高楼,吃白面,还要……还要找最好的医生给娘瞧眼睛……。”。这晚,娘儿俩絮叨了一宿。第二天天不亮,儿子就上路了。书包里背了满满一袋的零钱。
儿子未归的两个礼拜,母亲愁啊。思儿心切的母亲越来越憔悴了。村人虽然也常来照看,可是,山里人又有多少闲暇呢?日子久了,母亲像是感到了什么,没日没夜地缝制着防滑的黑布鞋子——山里雨多泥多,走起路来不稳当 。多少次,锋利的针尖儿戳破了母亲的手,一滴滴耀眼的鲜血,似乎在向母亲追问,又好像在向母亲答。
几年以后,儿子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泥泞的山路上,雨淅沥沥地坠着,这是春天在向儿子细细叙说。他推开破败的家门,血液,凝固了——阴沉的炕头上,整整齐齐地排着一列崭新的布鞋,由小极大,每一针每一线都是那么的精准细密,唯有早已暗红的血滴,在讲述着成路的艰辛。四周于是一片压抑的静谧。
儿子冲到母亲野花繁茂的坟前,静静地立着立着。天上的云也像忆起了什么,微起天幕,渗出了一屡久违的阳光。儿子深藏的泪化作春雨,漫天泄下,洗褪了母亲坟头的一抹金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