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魔(教师手记之428)1100字

2024-06-07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一沙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人呢?一人都是一境界。这境界便是魔。  
 
  每个人都是魔,这魔在心,在神,在周围的所有物中。当人离开这个环境的时候,这魔便也走了。魔随了人而去,因为它是人的化身。  
 
  有走火入魔的说法,称那些迷恋某些事物过头的人,因为极度投入而不能自拔的样子。像迷信者,认为神能驱鬼,深信不疑,并极度推崇而完全投入;像练气功者,如果一般地学习倒也罢了,倘若不能自拔,整天去替人看病,见谁都要用气功来理论一番,则为入魔了。  
 
  其实,人都可以入魔,人都已入魔。且不说那些专家之所以为专家,大凡在某一方面早已入魔较深了,并不可消除或脱离,像他们这样真心真情投入的人如若要他们放弃自己的专业简直是不可理喻的,而平常之人,既不是什么迷信者,也不是什么专家的人,却也成了魔了。这魔便是自我。  
 
  自我是有追求的,是有思想的,是有情感的。有的魔以追求为目标,如对金钱的向往,让有些人着了魔,成天想的就是钱,置亲情、友情、人情于不顾,置道德、伦理、法律于度外,实乃中魔非浅了。而有较小的魔者,即只认钞票不认人的是也,他们放弃了很多人生的其他追求,只为着这一个目标而来。有的魔以思想为主,往往注重于自己的理想,可以为了理想不要利益,可以为了理想不顾牺牲个人的一切,他们的理想就是自己的信念,一种自我的追求,或者是根本不可见的无法触摸到的东西,只为它的崇高而入魔,那些像候鸟一般在各地迁徙的人,那些像浮萍般漂泊而志向不移的人。有的魔是以情感为追求的,投入了一种情感便无法自拔,身为之碎,心为之破,人为之憔悴。黛玉是以情入魔的,她不能脱离种种的愁怨和烦扰,而现代人与其相比的入魔者也不为少,轻者就一情而常自沾,欲弃而不能,欲罢而不休,情不能已,为入魔。  
 
  魔,在人心中,也常更换。有时当人信风水时,他便什么都要研究一下风水,似乎满眼风物皆风水,居家如此,工作如此,走路也如此,见物思风也。而当其笃信基督教时,耶稣的精神贯穿在人的骨髓里,见人便想来个劝诫,恨不能让人马上跟他一样入魔,而同时人身上的一切言行似乎也都在向那个标准靠拢了。又如其一改姿态,从政去了,那么所言都是官腔,所思都是官理,所想都是官律,语言也变得谨慎了,面容也变得政治家般机械了,动作也变得僵化而有条理了。  
 
  人人都是魔,因为人都要在这个魔里生活、成长、衰老,直到死亡。人穷其一生,不可能遍历所有角色,遍居所有地方,所见、所思、所感便很有局限性,正如夏虫不可语于冰也,不同经历的人也不可互相理解,经商的嘲笑教书者的迂,有文化的耻笑有钱者的无知,当官的看轻百姓的愚,干活的憎恨居上者的清闲。  
 
  人处一世,必然为自己的魔。  
 
   
 
   
 
(时2006-11-28)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