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欣赏悲剧800字

2024-06-0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余秋雨中讲了一个另朝廷官员以及名士听之毛骨悚然的地方,宁古塔。众多名流人士因人诽谤,而被流放到那里。据记载,单清代流放到东北的人就达150多万,因此有位诗人写道:"南国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辽阳"。流放,对这些名人佳士或许是一个大大的悲剧,他们蒙羞受辱,受尽苦难,让他们的地位一落千丈 ,远不及平民百姓。那么悲剧真的可悲吗?

悲剧是难以避免的,只有正确去面对,懂得欣赏,在欣赏的同时挖掘它的内在含义,才是智者的抉择。

由此,古代名人佳士的流放就得从长计议。长远来看,他们带动了流动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吴振臣著的,方拱乾著的等便足以证明"流放"这一悲剧在冥冥之中又改变着流放地政治文明和经济文明。流放,创造了一个味道浓重的精神世界。或许今天东北人的爽朗性格与当年流芳者们的精神遗留有关吧。

去欣赏悲剧吧!像对待宁古塔的那些名人佳士一样,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同样,在面对死时,也应该从容不迫。来是偶然,死是必然,你要学会在死中寻找真谛。

当徐志摩真正的“悄悄地走了”――以35岁的年华云游不返,胡适说“天才的横死,损失的是中国的文学!”但是诗人的才情也许因为这种悲剧性的 流行般的闪现而益显光耀,正如普希金死于维护爱情尊严的决斗;雪莱死于大海的拥抱;拜伦已英国公民的身份成为希腊的民族英雄,在一场大雨中结束了生命。他们悄悄地来,又悄悄地去,给予我们恒久的思念 。同样的悲转向在罗密欧与朱丽叶身上,转向在贾宝玉与林黛玉身上,转向在仲卿与兰芝身上时,几对恋人双双徇情,以死来捍卫纯真的爱情。他们的悲剧 揭示了封建社会腐朽的制度,为我们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生命乐章。

不管文人也好,爱人也罢,悲剧既然发生,那么只有节哀顺便,在悲剧中自强不息,不是吗?悲剧既然不能阻止,何不欣赏他的价值所在,不要让类似的悲剧在我们的生命中出现第二次,也不要让类似的悲剧发生在我们身上,让后人耻笑。

鲁讯曾经说过,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懂得欣赏悲剧美的人才能在精神上站起来。悲剧固然可悲,只要懂得欣赏,也不失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你觉得呢?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